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文人的建筑情怀
2016-12-16 09:50:11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杨思] 字体:【

刘乐心

若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师的佼佼者,王澍可以说得上是首屈一指的人物。《造房子》这本书,可以说是王澍向普罗大众自述设计理念的第一本书,也是让更多的人接近建筑设计的一本书。

身在一个和建筑、设计都完全不搭边的行业,我第一次听说王澍,是因为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这个被认为是中国最美大学的校区,也被一些人认为是最难绕出来的迷宫。后来,我又看到王澍设计的宁波历史博物馆,也感觉突破了我审美的极限。

然而,看完《造房子》之后,我才明白建筑设计中玄之又玄的意境。 如“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一篇的标题所示,一个景观,不仅是外形上的“几何”,更包含了内在的“叙事”。

一座房子,有一个故事。 口耳相传的悲欢离合,是屋主的故事;风吹雨淋而不倒的房子,是造房子的人所讲述的故事。

在《造房子》的开篇,王澍提到在苏州听了很多造房子的人所讲述的故事。在他眼中,造园一向是非常传统的中国文人的事。走进拙政园,所有的导游都会用园子的由来作为开场,官场失意的王献臣让文征明设计修了16年,所以拙政园是一个文人设计的园林。文人这个角色使园林增添了很多情趣。中学的语文课中,我们都背诵过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从文中也得知:“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但是,从一个外行的眼中来看,王澍的作品似乎和苏州园林全不相干。 那些硬朗的切面,刚直的曲线,似乎都和苏州园林的娇柔婉转大相径庭。可是读了他的《造房子》,才终于体会到他的深刻用意。拙政园中的湖石成为他的建筑物的灵感,一步一景、移步异景的构园方式也成为他的场景灵魂。即使园林通幽的曲径,也给墙壁材料的使用带来新意。

这一次,王澍没有扮演建筑师和教师的身份,而是充分地扮演了一个文人的角色。

这一次,《造房子》用一种人文的方式叙述了建筑设计,也叙述了建筑与中国传统人文情怀的深厚渊源。

(《造房子》王澍 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