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王雪樵的艺术秉承
2016-11-04 09:27:23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周杨] 字体:【

王雪樵作品

李国斌

10月19日,秋雨淅沥,双峰县文化馆内的画家王雪樵创作室。简陋的房间里,墨香氤氲。墙上,挂着他新创作的《赏心乐事谁家院》《谁不说俺家乡好》等四幅长条,充满趣味的大写意画风和有些憨拙的题款,颇有乃父王憨山先生遗风。

王憨山是当代中国具有开创性的花鸟画大师,名传海内外。王雪樵自幼随父习画。他依稀记得,从五六岁开始,父亲即教他临池练帖,画写素描。憨山可谓严父,每天早晨要王雪樵练完三张纸才能吃饭。若不认真,还要伸出手板挨打。正是在父亲的引领下,王雪樵一步一步跨进了艺术这道门槛。王雪樵说,如今回想起来,也正是因为父亲的严厉,督促自己练了一点“童子功”,现在很受用。

1974年7月14日,王雪樵至今记得这一天,父亲带他来到工作的双峰县文化馆一起住下。从此,他早晨临“颜柳”,白天到县工程公司做小工,晚上练素描。在那段日子里,父亲手把手教他基本功,使他知道了“三面”“五调”“明暗交界线”,知道了素描、色彩、速写,还知道了怎样收集创作素材,怎样构思立意,掌握了基本的构图法则和创作技巧。憨山先生特别强调要把书法练好,不要画完后还要请人题款,还说“二分写字、二分画画、六分读书”,既要涉猎中国博大精深的画苑诗林,又要读社会这部大书。1980年,王雪樵顶替父亲进入双峰县文化馆工作,一直至今。

王雪樵眼中,父亲是一座大山,一座艺术的高峰。作为憨山先生的长子,王雪樵的使命不外乎两个:一是守护好这座大山,使其郁郁葱葱,能够滋润他的艺术生命;另一个则是走出这座大山,去开创承袭憨山衣钵却无憨山阴影的、有自己独立艺术风格的另一座山峰。

对于王雪樵来说,身为王憨山之子令人自豪,也有压力。原因在于既要一脉相承,又要冲破藩篱。艺术最重要的是创新,而要出新谈何容易。令人高兴的是,经40余载淬火加钢,王雪樵不仅子承父业终成画家,而且画风有继承,更有创造,独具风貌。

他的书法以“金农体”为主旨,粗看似与其父书法肖似,细察则有质的区别。憨山先生的书法重在憨拙大气,王雪樵的书法于笔势雄强挺劲中多了些许灵秀与活脱。他还自创笔画结构呈圆状的“童体”,看上去天趣自成,鲜活得如原生态。绘画方面,他尽力拓宽其父花鸟画创作的视角和疆域。有评论家说,憨山先生的花鸟画散发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人趣味,王雪樵的花鸟画明显减弱了寓意与比附等元素,而明显加强了表达乡土的情趣。

艺术即创造。王雪樵的画也好,书也罢,尽得“憨山艺术”真传,却又与“憨山艺术”并不相同,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这也正是“雪樵艺术”的魅力与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