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周思嘉
王友智的狂草是有特色的。他字里行间“放浪形骸”、大气磅礴的气势令人赞叹。欣赏他的狂草专辑《离骚》,你一定会以为他是一位狂狷的书法艺术家。抱着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前去拜访他时,这位已经80岁的老人穿着雪白套头汗衫迎了上来,谦和、平易、淡泊,喜怒不形于色,有一双善良明澈的眼睛,脸上常泛着宽容、柔和的微笑,就像一位邻家大爷。关于书法,他会从历史谈起。他认为书法艺术离不开历史的文化底蕴。
王友智出身中医世家。爷爷是当地有名的中医,但非常喜欢写字画画,常与文人墨客欢聚,读书论道,挥翰泼墨。他家大厅的墙壁上,挂有多幅名人的字画,从小耳濡目染的他便一边欣赏一边临摹。那时,人们写字都用毛笔,谁家孩子字写得好往往受人夸赞,这让他从小就有一种奋发的信念,也想得到那份夸赞。小学六年,他的字都比同龄人拔尖,班上50多人,有4人的字非常出色,现在王友智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可见他对书法的感情之深。后来考上河南大学历史系,业余时间则更多地放在临帖上。大学毕业后,王友智被分配到哈尔滨一个子弟学校教书,一教就是18年。但骨子里的书法情结不减,教书之余还是在家临帖写字。
1981年,湖南师大与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今长沙理工大学)两个学校率先在湖南开设书法专业课,颜家龙已由湖南日报调去师大任教。得知这一消息,王友智便将自己创作的两篇书法作品寄给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非常满意,当场拍板,王友智便举家搬来长沙,为大学美术系学生教书法,由一位历史老师成为了专业的书法老师。
王友智的书法,潇洒、淋漓、充满性情,让人感觉大气。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王岳川评价王友智的书法:一是学者书法,与北大倡导的“文化书法”一脉相承;二是他以经典为依托,在临写中创新,在创新中临写;三是人书俱老,大幅作品充满气势,大气盘旋;四是体现了一种“大书法”“大境界”,哪怕是手札、手卷乃至小斗方都体现出一种大气象。
50岁之前,只有书法教师王友智而不是书法家王友智。他一直坚持临帖。他说,练习书法没有诀窍,勤学苦练,临帖,临名帖是不二法门。他临帖,主要是临最高水准时期的名帖,唐朝的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都具备了最高峰,大篆是战国达到最高水平,小篆则是秦朝达到最高水平,隶书是东汉达到最高水平,行书、小草则是东晋时达到巅峰。说起中国的书法史,王友智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在教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做学生,他不但教学生书法,也教学生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
曾有人向王友智请教:如何才能在书法上取得一定的成就。王友智说:熟,然后生巧。他常教导学生:自己90%的时间在读帖、临帖,只有10%的时间进行创作。他说:“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每个朝代留下来的书法大家就那么几个,中国书法与中国人结缘几千年,割舍不下,必须传承下去。失传的东西再捡回来非常困难,如果人人都不写字,就失传了。我只是传承的积极分子,只是参与者之一。”
(王友智,河南民权人,1937年生。中国书协会员、长沙理工大学教授、湖南省文史馆馆员。出版有《离骚》《雅风国粹——王友智狂草专辑》《对联书写技法》《王友智书法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