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科举:古代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
2016-06-03 11:35:05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李 慧] 字体:【

顺天贡院明远楼及文昌槐。

鹰攫试卷图

此图描绘一位考生进江南贡院时,考卷被凌空而降的老鹰夺走,而贡院官员认为老鹰袭击是对他的报复或者警告,劝这个考生放弃这次考试,免得遭到更加严重的报复。

李兵

科举创立于隋代大业元年(605),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清,至光绪三十一年的八月初四(1905年9月2日)停废,其在中国历史上延续达1300年之久。作为考试制度的科举能延续一千多年,这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科举是分科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

“科举”一词中的“科”是科目,“举”是选拔的意思,“科举”即是分科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唐宋时期,考生报考之后,需要参加州县主持的解送考试,被录取者有资格到京城参加尚书省礼部主持的考试——省试。进士科省试的及第者称为进士。自北宋开宝六年(973)起,省试之后增加殿试,只有殿试的录取者才能称为进士。宋初的殿试与省试一样都是淘汰性考试,每科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考生在殿试时名落孙山,这引起了部分多次参加殿试考生的不满。据说有个叫张元的考生,多次参加殿试都被淘汰,一气之下投奔了西夏,为西夏的元昊出谋划策,进犯北宋的边疆,大臣们将张元事件归咎于殿试的淘汰制度。为改变这一状况,北宋朝廷于嘉祐二年(1057)宣布:“进士殿试,皆不黜落。”殿试成为只排定名次而不淘汰考生的考试,所有参加殿试的人都能被录取为进士,即是天子门生,这一制度沿用至清末科举停废。

童生、秀才、举人、进士

明清时期,士子报考之后,其身份就从白丁变为童生。童生不是年龄称谓,童生可以是儿童,可以是青壮年,也可以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明朝士大夫称秀才为“老友”,称童生则为“小友”。如果童生考上了秀才,哪怕他只有十几岁,也称为“老友”。如果考不上秀才,哪怕是七八十岁也称“小友”。清朝有一副对联讽刺老童生:“行年七十尚称童,可云寿考;到老五经还未熟,不愧书生。”

童生首先需要参加知县主持的县试,合格者有资格参加知府主持的府试,合格者有资格参加学政主持的院试。院试录取的考生称为“秀才”。根据明清时期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的说法,秀才相当于西方的学士学位。县试、府试和院试合称童试。士子考取秀才,即成为府州县学的学生,因此童试是官学的入学考试,并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秀才要参照正式的科举考试——乡试,必须先参加学政主持的科试,科试排名前列者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明清乡试在京城和各省会城市的贡院举行,由朝廷钦派京官担任主考官。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通常在子、卯、午、酉年举行。每次乡试分三场,第一场为八月初八进场,初九开始考试,初十交卷出场;第二场为十一日进场,十二日开始考试,十三日交卷;第三场是十四日进场,十五日开始考试,十六日交卷。至清末,有的地方允许考生在十五日当天交卷出场,与家人团聚赏月,共庆中秋佳节。乡试的录取者称为举人,又称“孝廉”“登贤书”“领乡荐”“乡进士”等。明初科举分五经取士,在乡试中每经选第一名,称为“经魁”,这样每科乡试的第一名至第五名是每经的第一名,因此又称“五经魁”。清代乡试第一名为“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名至第五名沿用明代经魁之称呼,解元和经魁简称为“经解”。因前五名称“经魁”,故第六名称“亚魁”。第六名至第十名称“乡魁”。第六名之外通称“文魁”。西方传教士将举人视为硕士,举人已有任官的资格。

新科举人和历科举人都有资格参加乡试次年在京城举行的会试。会试即是集中至京城考试的意思。由皇帝任命的主考官负责命题、阅卷与录取。明清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因此又称为“礼部试”“礼闱”。会试的考试内容、形式与乡试基本相同。明代会试时间为二月初九第一场,十二日为第二场,十五日为第三场,每场考试时间都是两天。清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帝认为二月的“天气尚未和暖”,将会试日期改为三月,以后改在丑、辰、未、戌年的三月初九、十二、十五开始考试。因会试在春天举行,又称为“春闱”“春试”“春榜”“杏榜”等。会试的录取者称为贡士,会试的第一名称“贡元”“会元”。

贡士有资格参加殿试。明代和清初于四月初举行殿试。会试时间推迟后,殿试改为四月二十一日举行,二十五日传胪唱名,公布录取名单。殿试仅为排名考试,新科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第一名称传胪,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统称进士。明清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甲、三甲进士朝考合格者,录取为翰林院庶吉士,其余的新科进士则授予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西方传教士将进士视为博士。考中进士之后,古代读书人的读书应试生涯也就结束了。

科举的历史影响

千余年来,科举使儒家倡导的学而优则仕制度化,以儒家经典作为重要考试内容,不但吸引了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各国的士子踊跃来中国应试,而且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仿效中国实行科举选官。自19世纪起,法、英、美等国更是借鉴科举建立文官考试制度。科举不仅仅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它已经成为左右政治、教育、世风的主要力量,成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秩序、传承文化传统的重要因素,影响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正因为科举有如此强大的功能和影响力,它成为清代末年各种矛盾、弊端的汇聚点。由于科举延续了1300年之久,历代统治者均根据自身的需要对科举制度进行调整,制度设计与实施效果之间出现了一定的背离。

(作者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主要从事科举史与书院史研究,著有《科举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