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每周评论 > 正文
别把孩子当道具
2016-05-31 10:47:01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荆彩] 字体:【

炼金

如果有人问,“六一”前夕谁最忙,答案肯定是“幼儿园的孩子们”。年年“六一”,同样的套路,排练、表演、亲子游戏、有奖比赛、幼儿讲座等等,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家长也跟着筋疲力尽。但不少活动,只是为了领导巡视、家长观摩、学校汇报,孩子成了道具。

这不由得让人联想不久前杭州掀起的一场全城找桑叶热。学校要求学生通过养蚕观察蚕的生长、蜕变,感受生命的奥妙。杭州的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能完成这项科学作业,不惜亲朋好友总动员或是周末开车下乡乱转悠为蚕宝宝找“口粮”,城里难得发现的几棵桑树也很快被家长揪得枝条光溜溜。

把孩子当道具的不止学校,有些家长也是如此。比如精通舞蹈的家长替孩子编舞,媒体人士找专业美编替孩子设计小报版式,或是大学教师把自己的研究拿来让孩子报课题。最终的结果,当然是孩子不曾动手,却能交出一份漂亮成果,赢得奖励或赞誉。

类似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一是家长心里“急”。看不得“小爱因斯坦”做出的粗陋小板凳,于是拔苗助长。总希望自家孩子能够走捷径、得先机,于是处处帮忙。二是爱面子。孩子的作品好不好,代表家长的水平高不高。所以只求有高水平的漂亮报告和高分试卷出来,哪还管得了独立思考、负责合作的过程。

成长本是孩子自己的事,学校以固化的程式应景,委屈孩子迁就各类领导、名人;或者家长深度参与、包办代替,孩子“打个酱油”,如此本末倒置,实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