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汪琪
“辗转湘桂间,民意赖为吐。”以湘剧为代表的湖南地方戏曲,是中华文化数千载沉淀里一枝别致香郁的兰花。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湘剧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湘剧是湖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长沙府十二属”,即长沙、湘阴、醴陵、湘潭、湘乡、宁乡、益阳、攸县、安化、茶陵等地。民间习称为“大戏班子”、“长沙班子”或“湘潭班子”,一度被称为“长沙湘剧”。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与民间艺术和地方语言巧妙结合,富有湖南民间地方特色。代表作有《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到2016年第一季度,湖南师范大学湘剧调研团队历时一年多时间,探访了左大玢、王永光、陈爱珠、唐伯华、曹汝龙等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湘剧表演艺术家,对省市两级湘剧院团开展湘剧主题社会调查。
落叶归根,更爱湘剧犹不足
左大玢,这位因为曾经扮演《西游记》观音菩萨一角而深入人心的演员,其实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身份,那就是湘剧演员,准确地来说,是一位湘剧表演艺术家。“比起拍戏,我更喜欢演湘剧。”谈起自己的老本行,左老师的脸上满是笑意。曾经亲身经历了湘剧最为辉煌的时代的她对现今传统戏曲受冷表示十分惋惜,要传承,要保护,要培养更广泛的观众群,她一一分析着湘剧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少年得志,老夫聊发少年狂
得知我们的来意,王永光老师很欣喜。“湘剧对中国传统的文明、礼义廉耻都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高等学府,比如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一进门就能发现有看戏的台子,这原来是用来给你们学生讲课的。”他反复提起湘剧的重大影响,眉眼间尽是自豪。他与湘剧的渊源,是从50年代的“湘剧小演员培训班”开始的,少年时还与老师同学一起去北京给毛主席演过出。谈起后起之秀,他不由得有些惋惜,“现在看戏的人少,学的东西少,最主要的就是舞台实践的机会少。现在这些演员最愁的就是两个字:钱包。基础不扎实,心理更浅,很多东西体会不了。”尽管现实的原因让湘剧面临着种种困境,他却始终坚信戏曲的魅力是现代文化无法比拟的。
长袖善舞,育得桃李满天下
“未开言……”,湘剧表演艺术家陈爱珠老师亲自示范了湘剧咬字、行腔的方法,这是在她8岁参加小演员训练班时,她的启蒙老师用一整天的时间教给她的。回忆起曾经学戏的岁月,她说:“直到现在,我还是要感谢我的老师。”提到演员的选拔问题,她认为,“演员一定要有天赋。这是和其他的行当不一样的,除了你个人加强文化修养,知道怎么样塑造人物,从哪些方面理解人物,也是很重要的。”上台实践机会少仍然是她认为当前阻碍青年演员进步的重要因素。
嬉笑怒骂,舞台戏曲即人生
国家一级演员唐伯华老师给人的印象是亲切又随和。尽管早已退休,他仍然坚持每天去剧团指导学生练戏。他说,“越民族的东西,就越是国际的。你要抓住这一点。像京剧,国家还特别重视。而地方戏剧,你自己不重视的话就真的消失了。”言语间透露出对湘剧的依恋和坚守。
学子三四,守得云开见月明
“湘剧最大的难点就在于,他不像花鼓戏那么普及,他演的是很古老的传统剧。年轻的演员或者年轻的观众无法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它的曲牌很难唱,却十分好听,学戏的过程很难。”曹汝龙老师分析了湘剧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他认为传承首先就是要老师,要抢救老师肚子里的湘剧,抢救剧本。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挖掘抢救,包括录像、录音,把能够挖掘到的湘剧每一丁点东西都留下来。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地方戏曲更是地方文明与文化发展的积淀。随着社会经济高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文化消费以娱乐性的快餐文化为主,许多人越来越少选择品赏戏曲慢节奏里的无限深情,但我们不能忘记这些传统文化的根本,这是民族的印记、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