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从硝烟中走来 为环保再战斗
2016-04-06 07:41:0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曹娴] [责编:李 慧] 字体:【

“2014-2015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已进入评选最后阶段,朱再保是入选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民间环保第一人”:38年间,累计公益服务时间至少有16万小时;骑单车、乘公交的总里程,相当于走了13次“红军长征路”——

从硝烟中走来 为环保再战斗

1月19日,朱再保看着曾经在铁山水库库区种下的树木茁壮成长,很是高兴。

(资料照片)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记者 曹娴

1. 普及环保知识,他先后翻印了600万份资料免费发放

3月30日上午,岳阳市城区50所学校的5万名学生牵手家长,以“观鸟之都岳阳,让鸟儿自由飞翔”为主题,纪念第36届中国爱鸟周、第32个岳阳爱鸟周。

活动的策划组织者,是孩子们熟悉的朱爷爷——朱再保。这样一场活动,耗费了朱老半个多月的心血。89岁的老人,每天白天以骑单车、乘公交等方式,沟通活动场地、时间,制作横幅、联系印刷厂;晚上伏案逐字逐句编写宣传资料,“有时一晚上要写完2支笔芯”。

4月1日清早6点,朱老又带上1万多张爱鸟宣传资料,坐公交车前往30多公里外的岳阳县城关镇,与当地教育局一道组织10多所学校的师生一起宣传爱鸟、护鸟。

岳阳市青少年纪念中国爱鸟周已持续32年。背后功劳,离不开朱再保。

朱再保2001年倡导创办了湖南省首家环保NGO——岳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他既是理事长,也身兼策划、协调、指挥和秘书数职。70多家理事单位均是岳阳市中小学校,正是他普及环境保护知识的主阵地。

在朱老案头,摆着一份他编写的《2016年学校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目标与举措》,4页纸、5000余字,内容大到“加大生态环境教育的深度与力度,建立校园机制”,小至亲子植树活动的短信内容、细节安排。

朱再保与环保结缘,还得从上世纪80年代初说起。1983年,身为义务校外辅导员的朱再保从一则国家提出要在青少年中推行环保教育的新闻中得到启发,开始在全市学校倡导环保教育。

这一坚持就是33年。朱再保组织各类活动,已连续纪念了20个湿地日、24个水日和29个水周,以及多个国内外生态环境节日。

为成为一名环保行家,朱再保数十年来自费订阅10多种报纸杂志,购买了上千册图书。他做了几千万字的剪报,编写了80多个、逾百万字的宣传专题,通过自费加筹资的方式翻印了《全民节能减排手册》、新修订的《环保法》等600万份资料免费发放。

2. 发起了至今全国唯一的“冬季爱鸟护鹤日”,坚持冬季护鸟32载无间断

阿尔贝特·施韦泽说过:“当你把动物植物的生命看得与你自己的生命同样重要时,你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

1985年4月,朱再保组织岳阳市一中的学生分成文史、地理、动物、植物、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7个小组,首次对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考察。深入实地,学生们看到了鸟类被捕杀的残酷现实,撰写了70多篇考察报告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向洞庭湖区周边的岳阳、益阳、常德3市10县的公众发出了《保护鹤类倡议书》。从这年冬天起,朱再保发起了至今全国唯一的“冬季爱鸟护鹤日”,坚持冬季护鸟32载无间断。

1986年,国家第一次提出“保护湿地”。其中,湖南省重点保护洞庭湖。

“湿地是什么?怎么保护?”带着疑问,朱再保先是查遍岳阳市的图书馆,后又跑到长沙的一些研究机构和大学,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最后,他写信给发文单位,邮寄地址就写着“林业部”。半个月后,他收到一本杂志,上面刊登了时任林业部自然保护司司长发表的一篇文章,内容就是关于湿地的效益与功能。

朱再保喜出望外,以这份资料为基础,结合洞庭湖的情况,自费出了一张小报,向学校、社会发放,让人们了解和学习湿地保护知识。

从1997年确定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后,朱再保更是把保护湿地的活动常态化。如今,岳阳市环洞庭湖5个县的18万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已组成50万人的“湿地卫士”,庄严承诺积极参与“湿地四护”以及“四不”行动。

3. 守护岳阳百万市民的“大水缸”,他奔走7000公里展开环境调查

“还有不少环境问题没有解决!”3月底的一天,朱老指着桌上3本厚册子,痛心地对记者说。这里面图文并茂地记录了他连续3年对铁山水库进行环境调查的情况。

2013年7月,省环保厅厅长刘尧臣在给朱再保的亲笔信中表示,希望他带领自己的环保团队,参与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朱老二话不说,很快成为保护湘江的“绿色卫士”。

2014年6月20日至8月中旬,每天天未亮,他就蒸好一个馒头,收拾东西、带上相机,坐2个小时汽车,再搭船,前往岳阳市百万市民的“大水缸”——铁山水库,徒步五六个小时,调查水库污染源情况。他独自一人,连续35天,乘车加步行逾7000公里,实地拍摄了1400多幅图片,形成一份详实的调研报告,递交给省市两级相关部门。

为躲避丛林中的蛇,朱再保每次都只能“投石问路”。还碰到过野猪。“我也怕,但好在它自己跑掉了。”惊险被朱老轻描淡写地说。还有一次,他不小心滑落水中,抓住岸边野草往上爬的过程中,他最担心的却是保存资料的相机。

2015年和今年1月,朱老又两度前往铁山水库,跟踪了解和监督污染情况。

在路上,自行车是他的最佳“搭档”。多年来,朱老换过10多辆自行车。因为使用频繁,“补车胎、换车胎的钱比买车的钱还多。”朱老笑着说。

一把年纪了,还要折腾?朱老的家人心疼、生气,却拦不住他。朱老淡然地说,自己早就写了一份承诺书,公益路上出了意外,责任自负,绝不找任何单位和政府赔偿。

4. 曾经枪林弹雨,他发誓:“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对得起牺牲的战友!”

朱再保为何如此执着与坚持?面对疑惑,他向记者娓娓道来。

1928年,朱再保出生于岳阳县一个贫苦人家。家中一贫如洗,祖父、父亲去世只能借债安葬。他6岁放牛、12岁做长工。“借一担还三担,卖一辈子劳力也还不清。”朱再保说,后来解放了,免了100多担谷子的债,重见了天日,这辈子一定要“谢党恩,跟党走,当好人”。

1949年底,朱再保入了团。1951年3月参军,同年赴朝参战。

分在炮兵部队的朱再保原本大字不识一个,却在3个月里拿下了高中数学。“那几个月没解过衣扣、没睡过床。”

1953年7月13日,金城战役打响。晚上9时,部队发起冲锋,战友前仆后继,身为炮兵侦察兵的朱再保冒着枪林弹雨到最前线侦察,向后方报告准确的敌坐标。这一晚,他所在部队有1000多名官兵英勇牺牲。“我当时就下了决心,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对得起牺牲的战友!”他说。

戴着由朝鲜劳动党中央授予的“民族解放勋章”,朱再保1958年回国。1966年,他因为胃癌晚期,切除了胃和横结肠。1971年,朱再保因病离职休养。

闲不下来的朱再保到处“找事做”。1978年,他帮附近的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义务挑粪,帮忙推煤、运米。后来跟老师们熟了,他又动手做拼音卡片,带孩子们春游、打扫卫生。他发现自己能帮忙的地方不少,于是自荐当上了义务校外辅导员,由此踏上公益人生的新征程,迄今已是38载。

朱老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央有号召,我就有行动。”

1989年,“希望工程”启动,他自费进京了解运作流程,捐出一个月工资120元。回到岳阳后,他发动市区10万青少年开展助学活动,先后集资300多万元,大米200吨,物品80万件,累计资助10个贫困乡的2万贫困孩子上学。其中,朱再保个人救助66名孩子读完小学六年级,还捐建了该市首所“希望小学”。

1999年,响应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号召,朱再保发动全市百万青少年共捐款26万元,在洞庭湖区幸福垸植防浪林1400亩,20万株。后来又陆续在铁山水库植护水林3000亩,45万株;其中朱再保两次共捐出奖金10万元。

新修订的《环保法》公布后,他又自费3万元,翻印5.5万册,赠送到学校、机关、商户、社区,还与市教育局合作举办贯彻新环保法培训。

5. 获得各级各类奖励230项,23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公益事业

在岳阳市的军队干休所,一套两居室的老房子就是岳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办公室。其中一间房被朱再保所获奖状、奖杯占满了。

30多年间,朱再保共获各级各类奖励230项,其中包括中华环境奖、“地球奖”、“母亲河奖”等,几乎囊括了全国环保类所有大奖;他先后多次受到国家领导接见。2013年,岳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被中国志愿服务联保会授予“全国示范团队”,全国仅有4个环保民间组织获此殊荣。

“恨不得一天作两天用。”朱老的睡眠时间很少,几乎每天工作15个小时,数十年下来,他的公益服务时间总数至少有16万小时,相当于1.3万天;骑单车、乘公交的总里程,相当于走了13次“红军长征路”。

作为正营级退休干部,朱再保收入不高,但他将包括23万元奖金在内的35万元现金,先后献给了社会公益事业。

2015年12月,经省环保部门推荐,朱再保入选“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如果真评上了,我就压力大了。”朱老不是怕累,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告诉记者,自己有低血压、低蛋白,伏案工作后突然抬头,有时眼前会什么都看不清,也曾经在半夜起身时感觉天旋地转。

寻找“接班人”的任务,对朱老来说已显得愈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