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视点图 > 新闻 > 正文
千年传承香火龙
2016-03-01 09:13:13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朱晓华] 字体:【

图\文 湖南日报记者郭立亮 通讯员 杨锦芳 曹航

 

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前后,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的汝城县,各村都会举行盛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舞“香火龙”。香火龙因龙身插满燃烧的香而得名,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独特性的民族民间文艺活动。

相传,香火龙最早起源于唐高宗弘道年间,群众用稻草扎龙焚烧祭祀以止水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月21日上午,汝城县土桥镇迳口村祠堂前,20多个村民正在忙着扎制香火龙,制作材料以龙香、稻草、竹子为主。根据各村特点,有圆龙、扁龙及特制的磺龙,长度分为7、9、11拱不等,按造型插上约长60厘米的香枝并固定成“龙鳞”,密密匝匝,十分壮美。

“我们村这条香火龙,两个月前就开始制作,长36米,需插上4万多根龙香”,国家级传承人何生才介绍说:“先是用稻草扎成长数百米、直径4厘米粗细的‘赵公鞭’待用,再分节依次将‘赵公鞭’扎成龙头、龙颈、龙身、龙尾形状,在规定位置扎上龙足、龙爪和龙脊,最后将每一节构件用竹竿绳索连接好,装上抬杆才算完成龙架。”

2月22日19时,泉水镇西黄村村民抬着香火龙在祠堂祭祖。设案、焚香、作揖、施叩礼,随着数声三眼炮响彻夜空,男女老少纷纷持松油火把,给香火龙点上火。顿时,整个龙体闪闪发光、活灵活现地显现出来,它冒着火光,踏着烟气,在30多个年轻人的挥舞下昂首摆尾,时起时伏,腾云驾雾。

香火龙在村里大街小巷和田野中来回穿梭,沿途家家户户都会焚香点烛放鞭炮迎接,在村民和游客的簇拥下,场面浩浩荡荡,蔚为壮观。最后,香火龙又回到祖祠前,待龙首居中盘成圈,村民们纷纷争先恐后地涌向龙身,抢取龙香回家,沾福气、讨吉祥,象征着日子红红火火,寄托着未来好运无限。夜深后,村民将龙点燃,完成“化龙”,也称为“龙归天”,次日清晨将龙灰倒入溪流中,寓“龙归大海”之意。

舞香火龙是当地各村姓氏族人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象征。今年,更多的年轻人主动参与到香火龙制作和活动中,许多村的舞龙人员全是90后和00后,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得到薪火相传,越传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