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播撒合作共赢的种子
——隆平高科“出海记”
制图/王珏
2013年8月12日,隆平高科在巴基斯坦举行的杂交水稻推广现场会。 通讯员 摄
2008年6月12日,东帝汶时任总理古斯芒与隆平高科专家在杂交水稻种植现场交流。 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记者 柳德新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从援外培训到杂交水稻外交,从杂交水稻种子出口到本地化育种……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隆平高科”)的“出海记”,正是沿着“一带一路”播撒合作共赢种子的故事。
1 从援外培训到杂交水稻外交
早在隆平高科1999年成立前,隆平高科的发起方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及袁隆平院士就已在海外推广杂交水稻10多年。隆平高科几乎从公司成立时,就迈出了“走出去”的步伐。
2009年9月12日,商务部首个援外培训基地——“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援外培训基地”落户隆平高科。
“不同于中国的精耕细作,东南亚、非洲很多国家的水稻种植方式十分粗放。地球给他们什么样的地,就是什么样的地,根本没有水利灌溉等概念。播种的时候,用铲子挖个坑,种子丢进去,过几个月再回来,有收就收了,没有收获就只得饿肚子。”隆平高科行政总监何久春告诉记者,隆平高科援外培训包括粮食安全部长级研讨,粮食生产官员研修,杂交水稻、玉米、蔬菜栽培技术等10个类别。截至2015年底,隆平高科已承办120余期国家援外培训项目,为近100个发展中国家培养了包括36名部级学员在内的4000余名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
2008年启动的援助东帝汶杂交水稻技术培训项目,由商务部委托隆平高科实施,帮助当地组建农民合作社,累计推广杂交水稻种植近2650公顷,为东帝汶增收粮食1.5万多吨,使东帝汶的杂交水稻从无到有,并获得高产。
2014年4月14日,中国和东帝汶发表《关于建立睦邻友好、互信互利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其中第七条写道:“东帝汶政府高度评价两国杂交水稻技术合作取得的积极成果,认为这有助于东帝汶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2 从种子出口到海外育种
通过援外培训,东南亚很多国家看到了粮食自给的曙光。斐济已出台“重振水稻产业计划”,马来西亚制订了“北马经济带-北部粮仓计划”……这为隆平高科拓展海外市场架起了一座桥梁。如今,隆平高科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杂交水稻种子年出口量增幅在30%以上,2015年出口杂交水稻种子4100吨。
1月初,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鲁布罗丹村,金黄的水稻一望无际,隆平高科技术人员正指导当地农民收割稻谷。农民伊斯末举起沉甸甸的稻穗激动地说:“我从来没见过产量这么高的水稻!”在印尼,隆平高科的杂交水稻已推广到13个省份,每公顷11吨的产量高出本地品种一倍多,当地农民将来自中国湖南的杂交水稻称为“隆平稻”。
正是看到“隆平稻”的巨大魅力,很多国家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种子进口,逐渐要求本地化育种。2010年以来,隆平高科先后在菲律宾、孟加拉、印尼、巴基斯坦、印度建立育种站,在印尼、越南建立测试站,选育杂交水稻新品种,以更加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开展海外育种,既是遵守目标国的准入政策要求,也是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需要,同时还能降低生产成本。”何久春说,他们已在印尼、巴基斯坦、菲律宾、东帝汶、利比里亚成立分公司,建设海外育种研发基地300余公顷,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辣椒、杂交黄瓜等主要农作物品种研发创新能力及规模,均居种业企业领先水平。
隆平高科与巴基斯坦嘎德农业研究公司合作,培育出GUARD53、GUARD50、LP3等7个杂交水稻品种,均通过巴基斯坦农业研究委员会审定,总计推广30多万公顷。特别是GUARD53,成为巴基斯坦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品种,比当地常规稻增产60%以上。
3 更大的舞台,更好的未来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来,隆平高科加速海外布局,借助更大的舞台,赢得更好的未来。
在《湖南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行动方案(2015-2017年)》中,隆平高科有东帝汶湖南农业产业园、巴基斯坦杂交水稻联合研发中心、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马来西亚的应用研究与示范3个项目入列。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隆平高科斥资1亿元设立国际公司,主要负责在海外从事农作物种子的本地化研究、本地化生产加工和本地化销售,翻开了“走出去”的新篇章。
而随着中信集团近期控股隆平高科,隆平高科也晋级为“国家队”。借助中信集团的全球化业务布局,隆平高科的海外市场得以迅速拓开。2015年,隆平高科与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建设合作,在安哥拉进行农作物品种选育,大力推广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及蔬菜。“安哥拉,将成为隆平高科走向非洲的大本营。”何久春说。
更值得期待的是,中国杂交水稻海外育种政策正逐步放开。此前,受种质资源出口相关政策限制,海外育种的大多是国内接近淘汰的品种,难以与跨国种业公司进行竞争。根据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种子法》,国家开始有条件地放开种质资源出口,这将极大提升隆平高科海外育种步伐。
播撒合作共赢的种子,隆平高科正阔步海外!
■相关链接
杂交水稻种业国际市场潜力大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杂交水稻种业市场潜力巨大。除中国以外,海外水稻种植面积约95%分布在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但这些地区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比例低于3%,水稻平均单产水平仅为我国的一半左右。
据估算,如果“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杂交稻种植面积达到水稻种植面积的30%,仅按照我国每亩用种量标准,每年约需杂交稻种子6亿公斤,为我国目前杂交水稻种子市场容量的两倍多;如果考虑当地栽培管理水平,每亩用种量至少翻倍,市场容量更加巨大。(柳德新 整理)
域外心路
“出海”,要发挥核心优势
何久春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给国内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出海”机会。我觉得,企业“出海”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
首先,要聚焦自己的优势。隆平高科的核心优势就是杂交水稻,这是我们“走出去”的“名片”或者说是“敲门砖”。而且,我们通过援外培训,为各国培养了大量的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这些学员都是我们“走出去”的优势资源。只有聚焦主业、放大优势,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要适应目标国的需求。除中国以外,海外水稻种植面积约95%分布在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国家。这些国家水稻品种、种植方式都比较落后,大多需要进口粮食,迫切希望提高水稻产量满足粮食自给需求。我们到这些国家推广杂交水稻,是合作共赢的事,工作开展起来就容易很多。
还有,要紧扣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国内出台了很多政策。一些企业可以“抱团出海”,风险就会小很多。如,隆平高科正在建设的东帝汶湖南农业产业园,已被纳入《湖南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行动方案(2015-2017年)》,湖南的农业企业来园区投资就可少费很多周折。总之,与“一带一路”政策结合得越紧,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 (作者系隆平高科行政总监)
异域轶事
“隆平稻”
湖南日报记者 柳德新
从总理到农民,东帝汶举国上下称赞“隆平稻”。
2014年4月,东帝汶时任总理沙纳纳·古斯芒来湘考察时说:“看了隆平高科种子生产加工现场,我对与隆平高科、与中国农业的合作更加充满信心。感谢中国政府挑选了这家优秀的农业企业来帮助我们发展农业。”此前,沙纳纳·古斯芒分别于2008年6月、2011年7月、2012年7月亲临隆平高科在东帝汶的杂交水稻示范区,出席开镰收割仪式。
在东帝汶马纳图托地区,农民合作社负责人杰德·希尔瓦这几年因种植杂交水稻,既出了名,又致了富。他种植的杂交水稻面积,从2010年的10公顷,3年内就迅速扩大到了100多公顷,成为名副其实的种粮大户。“‘隆平稻’亩产超过本地稻种的一倍,我们还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他说。
2015年6月19日,在东帝汶马纳图托地区举行的中国援东杂交水稻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结业仪式上,东帝汶农业部副部长马尔科斯·达克鲁斯感谢中国政府在农业领域给予东帝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高度评价中国农业专家为实施杂交水稻项目、提高东帝汶农民种粮水平所做的努力。
自2008年开始,受中国政府委托,隆平高科在东帝汶实施中国-东帝汶杂交水稻技术合作项目(一、二、三期)和中国-美国-东帝汶三方农业技术合作项目,大力普及杂交水稻技术,开展农业技术、农机技术示范和培训。在他们帮助下,东帝汶农民改变原始耕作方式,杂交水稻产量达到5至7吨/公顷,并开始引进收割机和插秧机。东帝汶政府计划,在3至5年内推广杂交水稻1.5万公顷,预计增产粮食10万至12万吨,基本实现粮食自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