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新版“白毛女”,湘妹子担纲
2015-11-28 09:02:3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国斌] [责编:荆彩] 字体:【

歌剧《白毛女》首演70周年之际,文化部组织复排该剧,并开展全国巡演——

新版“白毛女”,湘妹子担纲

雷佳通讯员 摄

11月26日晚,演员在表演歌剧《白毛女》。当天,新版歌剧《白毛女》在浏阳市金阳大剧院演出。 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摄

                                   

 11月26日晚,雷佳在表演歌剧《白毛女》。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摄

人物名片

雷佳,湖南益阳人,总政歌舞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演唱兼民族、美声、戏曲之美,涵浑大气,灵秀韵致,曾经被格莱美奖评委会主席Joshua·Cheek誉为“最中国的声音”。曾先后斩获“金钟奖”金奖、“青歌赛”金奖,演唱的歌曲多次荣获全军文艺汇演一等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大奖,并荣立三等功四次。主演过《木兰诗篇》、《运河谣》、《再别康桥》等多部歌剧。

湖南日报记者 李国斌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到来……”

11月26日晚,新版《白毛女》巡演来到长沙,在浏阳金阳大剧院演出。这部由文化部组织复排的歌剧,由湘妹子雷佳担纲主演,出演“喜儿”一角。当《北风吹》等著名唱段唱响时,现场不少观众都跟着一起轻轻吟唱。

把最好的状态呈现给家乡父老

诞生于战争年代的歌剧《白毛女》,上演70年来可谓长演不衰。王昆、郭兰英、彭丽媛等艺术家都曾出演“喜儿”。如今,雷佳担任主演,成为第四代“白毛女”,她说:“民族声乐的几个里程碑式的人物都扮演过这个角色,让我既觉得荣幸,又深感压力巨大。”

新版《白毛女》复排历时近两年,雷佳与剧组全体工作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全剧先后5次进行内部合成演出,剧本改了10余稿,舞美设计大大小小的改动多达几十次。

今年初,包括雷佳在内的剧组30余人,赴“白毛女”原型地河北省平山县北冶乡河坊村深入生活。雷佳说,大家分散住在老乡家,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打柴、放羊、包饺子、贴饼子、点卤水豆腐……加上洗澡不便、上露天茅厕等,让演员们对几十年前杨白劳、喜儿的困苦生活有了更加真实的感受。

复排完成后,《白毛女》已在延安、太原、石家庄、广州等地演出。一路演来,雷佳说虽然很累,但回到家乡,要把最好的状态展现给家乡父老。她笑着说:“回到家乡最难的,是要忍着不吃辣椒。吃辣椒容易上火,怕影响演出,所以一直克制自己。”

继承传统,又有创新

歌剧《白毛女》诞生70年,经历各代艺术家的演绎,历久弥新。此次复排《白毛女》,已经90多岁的原作者贺敬之亲自为剧本把关。

雷佳说,新版《白毛女》充分尊重传统、尊重原作,保留了原作的风格与精髓,同时结合时代特征和演员特点进行了艺术创新,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新版《白毛女》更加强调回归歌剧艺术本体,突出音乐性、歌唱性和旋律性。对“赵大叔讲红军”、“穆仁智强抢喜儿”等几场戏进行再创作,把以前的对白和台词改成了唱段,增强了歌剧的感染力。

“喜儿和大春在山洞相逢”一场,恢复了两人的二重唱,声情并茂,引人泪下。雷佳透露,这一场的词,贺敬之早就写好了,这次加入到复排的版本中,老先生完成夙愿,他很高兴,也很满意新加的这一段。

在以前的版本中,大春的戏份比较少,而这次增加了大春的戏份,加强喜儿和大春爱情这条支线。还有最后的段落,大春作为八路军的代表,把黄世仁交给政府法办,体现了法治的重要性。此外,此次歌剧《白毛女》的乐队融合西洋管弦乐、中国民间丝弦乐器和戏曲打击乐,整出戏的音乐表现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

在雷佳看来,相比演出新创作的歌剧,复排《白毛女》这样的经典剧作非常艰难,因为既要让观众觉得还是70年前的那部经典,又要适应现代审美需求。她也希望,通过这些创新,能拉近与现代观众的距离,让年轻观众接受和喜欢经典。

四代“白毛女”薪火相传

1945年4月,歌剧《白毛女》在延安公演,观众中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等中央领导。首场公演盛况空前,因为戏票紧俏,陈赓将军是坐在窗台上看完演出的。之后公演了30多场,场场爆满。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歌剧《白毛女》的巨大成功,东北电影制片厂1950年摄制了同名黑白故事片。新时期以来,《白毛女》多次重演。1983年,芭蕾舞剧《白毛女》公演。1985年歌剧《白毛女》复排上演。2005年,为纪念芭蕾舞剧《白毛女》诞生60周年,上海芭蕾舞团举办了“《白毛女》故乡行——从延安到上海巡演”活动。2011年为庆祝建党90周年,歌剧《白毛女》再次复排公演。2015年是歌剧《白毛女》首演70周年,经过新一代的艺术家努力,民族歌剧的高峰之作再一次呈现在观众面前。

从以王昆等为代表的第一代“白毛女”、以郭兰英等为代表的第二代“白毛女”,到以彭丽媛等为代表的第三代“白毛女”,再到以雷佳等为代表的第四代“白毛女”,“薪火相传”的含义在这一次复排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雷佳说,彭丽媛教授多次抽出时间审看和指导剧目修改,并专门给主演上课,为排戏示范。85岁高龄的郭兰英老师辅导演员排练达20余天。为让青年演员真切地体会角色,她一遍一遍地给演员做示范。喜儿哭爹一场,她撕心裂肺地表演示范一次,让全体在场的人落泪一次。

经过前辈们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雷佳的演出,得到了一致肯定。著名作曲家、原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在看过新版《白毛女》后评价道:“喜儿的扮演者雷佳有巨大突破,演出细腻,水准高,看得出是下了功夫的。”

■链接

湖南的女高音歌唱家群体

在湖南省艺校,曾和雷佳同班的还有王丽达。这对“雷达组合”被称为“神奇的歌坛姐妹”。她们从省艺校到中国音乐学院都是同班,毕业后又双双进入总政歌舞团,都成长为活跃在舞台的女高音歌唱家。

除去“雷达组合”,张也、甘萍等也是毕业于湖南省艺校。而放眼全省,李谷一、宋祖英、吴碧霞、刘一祯、易秒英……湖南的女高音歌唱家群体,令人瞩目。

在男高音歌唱家、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教务处主任黄新平看来,湖南集中出现众多一线女高音歌唱家,是相当独特的现象。他归纳了几个原因,一是李谷一、张也、甘萍、雷佳、王丽达等都是学花鼓戏出身。花鼓戏很多丝弦小调来自于民歌,唱腔与民歌接近,表演自然、不程式化,几年学习下来,为舞台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她们后来的歌唱事业有非常大的帮助。二是湖南的语言和水土,有利于民族声乐的发展。湖南方言发声都是高位置,适合强调高位置、多鸣腔的高音唱法。三是湖南人酷爱声乐,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国的艺术院校里,湖南学生最多也最拔尖。

雷佳认为,“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精神在湖南女孩子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遇到困难会勇于克服。同时从李谷一老师开始,前辈们一路传帮带,都很乐意提携年轻人。

雷佳:感谢学花鼓戏的那几年

湖南日报记者 李国斌

通讯员 邹清华

11月26日晚,浏阳金阳大剧院复排歌剧《白毛女》演出现场,来自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何益民老师,看着学生雷佳在台上的精彩演出,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我想起了20多年前,给雷佳她们上课的日子。”

1993年,雷佳进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前身湖南省艺校,学习花鼓戏表演。“我特别感谢在艺校的那段时光,老师把我当自己的孩子一样。”雷佳说,在拿到剧组分的票后,她把最好的座位都留给了艺校的老师。

何益民是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主任。1993年,雷佳进入湖南省艺校读书,让何益民印象深刻:天资聪颖,更难得的是很勤奋,能吃苦。上形体课,别的学生都叫苦不迭,而雷佳都是咬牙坚持。

还让何益民老师想不到的是,小小的雷佳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在艺校的课程外,雷佳还主动学习五线谱、乐理知识,并到艺校旁边的一所高中上文化课。

“如果不是学过几年花鼓戏,她可能就无法胜任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说这话的是男高音歌唱家、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教务处主任黄新平,他也是雷佳在湖南省艺校和中国音乐学院的师兄。黄新平认为,雷佳是当代民族歌剧的杰出代表,这次出演《白毛女》,着实为湖南人争了光。

雷佳说,她得益于学习花鼓戏的经历。“学戏曲对我现在演绎歌剧、演唱歌曲和演别的舞台艺术,都有非常大的帮助。”雷佳说,中国的传统艺术有着特别丰厚的土壤,从中可以汲取到丰富的养分。

雷佳想把她的经验告诉正在学习的莘莘学子:“有机会一定要向民族艺术学习,多学戏曲、曲艺、民歌,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民族文化。我们的文化自信也来源于对民族艺术深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