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忧思与行动》文化责任感【冯骥才】
2015-10-23 10:05:25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李 慧] 字体:【

文化责任感

□冯骥才

责任感这个词儿已被当今文学界所厌倦。以流行的看法,它像绳索——如果出于作家自身,写作就会如同自我捆绑起来,不得轻松,难以随心所欲、呼风唤雨地过把瘾;如果是来自某某人的要求呢,则是外加的束缚,更谈不上写作的自由了。于是,责任感几乎被当今文学推出门外。

前不久,牛津大学一位博士生写来一大堆问题叫我回答。其中一个问题是,中国作家太注重责任感,因此扼制了艺术创造。问我是否如此。看来,整个世界的文学都讨厌责任感了。

可是,到底什么是责任感呢?

中国作家大喊责任感是在“文革”刚刚终结的1970年代末。首先是为了使文学对社会生活有“说不”的权利,同时还是为了唤起同行,唤起良知,以笔为旗,以笔为矛。在那个时代,文学的责任感主要是社会责任感,因为那时社会问题压倒一切。尽管那种充满责任感、充满激情的文字,常常直白表露,但这样的写作,是发自内心的呐喊,一样会有进入自由状态的快感,让人“过瘾”,只不过不是在玩文学。因为它神圣地充溢着社会良心。

不要把那个时代文学的直白归咎于责任感。直白恐怕正是那时代的一种需要。于是,我对那位牛津的博士生说——责任感说到底是一种社会良心。当然作家写作的出发点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出自良心或责任;而责任也并不单是社会责任,它还具有深广的内涵。人道主义同样是一种责任。文化责任感也是一种社会良心。更准确地说,应叫做文化良心。

进入90年代后,我特别关注在急速现代化与市场化中的文化的命运。如今,现代化的负面造成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问题,正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文化——比如正在被大规模的“城改”所涤荡的城市的历史文化性格问题,至今依然被漠视着。可以说,每一分钟里,我们的城市中都有大批文化遗存在推土机的轰鸣中被摧毁。历史遗存和原始生态一样,都是一次性的,一旦毁灭,无法生还。生态关乎人的生存,所以容易被看到;文化关乎人的精神,就常常不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在当前城市正走向趋同化的飞速演变中,我相信自己的一种可怕的预感,即30年后我们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的城市文化将会所剩无几,清一色全是高楼大厦。这是多么迫在眉睫又水深火热的文化问题!那么,为此而呼,而争,而辩,而战,不应是我们的责任?

责任感是一种社会承担。

你有权利放弃这种承担,但没有权利指责责任——这种自愿和慨然担当的社会道义。为了强调这种文化责任,我更愿称之为文化良心。

我们这个自诩为文化大国的国家,多么迫切地需要多一些虔诚又火热的文化良心!

(作者系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本文选自《忧思与行动》,漓江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