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气壮山河 > 正文
野战医院的“万能输血者”
2015-09-05 11:02:17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段涵敏 曹璇绚] [责编:荆彩] 字体:【

野战医院的“万能输血者”

——记八路军老战士吕云仙

湖南日报记者 段涵敏

通讯员 曹璇绚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9月2日,在湘雅医院老干病房,年近九旬的吕云仙老人哼起《在太行山上》的旋律,依旧十分激动。

这首歌曲,见证了她从游击队剧团到野战医院、从一名随父参军的红小鬼成长为八路军白衣战士的历程。

由于年事已高,吕云仙在女儿孟临佳的转述下,向记者回忆了那段战火中的峥嵘岁月。

随父参军的红小鬼,成长为野战医院的白衣战士

吕云仙祖籍山西。1938年2月,年仅11岁的吕云仙跟哥哥一起,和父亲动员的16名青少年一起参军入伍,成了八路军里的红小鬼。

在太行山茂密的丛林里,吕云仙跟着游击队的剧团学习唱歌、演戏。她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每天早晨5点钟,就起床爬到半山坡上,由韩林波带领我们练嗓音。我们在当地演出,高唱打倒汉奸汪精卫;反对摩擦,反对倒退,要团结要进步,不要分裂,要坚持抗战到底,反对妥协,反对投降。”

1940年3月,部队进行整编,吕云仙随2名战友一起被调到纵队医院当看护兵,成了一名白衣战士。

由于敌人的烧杀与封锁,部队的物资十分紧缺,连草鞋都要在行军途中每人发半斤麻绳临时编织,包扎用的绷带、纱布和脱脂棉也都需要自己动手纺织,分配到的粮食数量更是有限。战士们往往吃不饱饭。为了保证伤病员的营养,吕云仙经常将食物让出来给伤病员,自己就吃一些玉米渣和野菜。

1940年10月,关家垴战斗打响,一二九师血战2昼夜,伤亡惨重。前方伤亡战士太多,担架不够用,只能由男看护从战场上背着、扛着带回野战医院,而后方的吕云仙则不分昼夜地为伤员进行包扎止血,协助医生手术,日常还要打水、送饭、喂药、照料重伤员的吃喝。

战地医院缺医少药,连敷料都需要重复消毒使用,直至不能再洗再用为止,很多时候做手术没有麻药,都靠战士们咬牙撑过去。然而,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供血不足,只能从健康的战士和医护人员那里征集O型血应急。

恰好是O型血的吕云仙便积极地为伤员献血,充当起了野战医院临时的“万能输血者”。时任第二野战军卫生部部长的钱信忠曾撰文,在内部报纸中表扬了吕云仙的积极献血行为。

战火中数度死里逃生,战后医疗援非受赞誉

由于在敌占区工作,部队经常遇到日军的扫荡。吕云仙有好几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至今回忆起来都令人感到胆战心惊。

一次,野战医院进行转移,藏好无法走动的重伤员后,其他人借着山崖边的乱石做掩护,偷偷向安全地带迁移。就在这时,一队武装齐全的鬼子往乱石边走来。

当时只有通讯员和教育干事有枪,其他人都是野战医院看护师。所有人都吓得脸色惨白。

70米、50米、30米……吕云仙都能看到日本兵枪上绑着的刀尖。就在离藏身处还有20米的时候,日军看到了山石耸翘的悬崖,便绕路走了,吕云仙他们这才侥幸逃过一劫。为了防止日军再杀回来,部队继续躲在山石后,一直等到天黑才转移下山。

新中国成立后,勤奋好学的吕云仙再次捡起了书本,于1951年考入湘雅医学院,最终成为湘雅医学院内科教研组副主任、湘雅医院内科副主任。

在1977至1980年参加国家医疗队援塞的3年期间,面对情况复杂的非洲战争环境,她临危不惧,冷静沉着地诊断患者、处置伤员,获得了“全国援外战线学大庆学大寨先进工作者”称号,为中非友谊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