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气壮山河 > 正文
抗日女将谢冰莹:“湖南新到女儿兵”
2015-09-03 07:30:0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淑贤 贺威] [责编:荆彩] 字体:【

“湖南新到女儿兵”

——记抗日女将谢冰莹

周淑贤 贺威

湘中乡村走出的女孩,一手握笔,一手拿枪,奔走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她与宋美龄等7位女性一道,被国民政府授衔为女将军。她就是湖南冷水江的谢冰莹。

9月1日,在谢冰莹的故居,冷水江市侨办主任翟梅华向我们讲述了谢冰莹的传奇经历。

谢冰莹又名谢鸣岗,1906年出生在冷水江市一个书香之家,从小酷爱读书。15岁考入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在校期间她的处女作《刹那的印象》,发表在长沙《大公报》上。

1926年,谢冰莹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女兵。1927年参加北伐,被编入叶挺中央独立师“铁军”。在烽火连天的岁月,她以膝当桌,写下她的成名作《从军日记》,蜚声文坛。1928年至1929年,她先后在上海艺大中文系、北京女子师大学习,与胡适、鲁迅、田汉、巴金、林语堂、冰心交往甚深。1932年《一个女兵的自传》出版,奠定了她在现代文坛的地位。

1937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挑起了“8·13”事变,谢冰莹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走向炮火纷飞的抗战前线。经过严格挑选,17名湖南青年女性罗佩兰、傅恩萍、周衡等组成了“湖南妇女战地服务团”,谢冰莹成了团长。她们身着军装,大声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齐步走向长沙火车站。

在战地服务期间,谢冰莹不仅要做好组织领导全团工作,还担任了多家报纸的特约记者,每天要写2至3篇战地通讯。

随着战争的深入,缺医少药十分严重,谢冰莹到上海组织募捐。一到上海,为尽快征集前线急需药品和物资,她拜访了何香凝、柳亚子、胡愈之、郭沫若、田汉、沈兹九、范长江等人。1937年10月15日,谢冰莹陪同田汉、柳亚子访前线,她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服务团成员奋不顾身、抢救伤员的故事,田汉听后赋诗一首:“谢家才调信纵横,惯向枪林策枝行;应为江南添士气,湖南新到女儿兵”。

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她上前线采访,写了数十万字的战地报告文学和通讯,她的笔像一把刺进敌人心脏的尖刀。罗曼·罗兰称赞谢冰莹是“伟大的中国女性,让世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