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其心澄澈 其境澄明【龚旭东】
2015-08-28 09:58:5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龚旭东] [责编:荆彩] 字体:【

其心澄澈 其境澄明

——读张月明先生绘画感言

张月明油画作品。

□龚旭东

艺苑风景

读张月明的作品,如果要我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韵味”。在长沙话中,此词既作动词也作形容词。

面对月明先生的风景画,你可以感受得到,他的创作就是一个“韵味”的过程。而作品,则是他“韵哒味”的结果。面对这样“韵味”的风景,观众就会不断地随之“韵味”。

作为曾经在火红的岁月里领导艺术家们大画宏大主题画的张月明,选择风景作为自己表现情感与情趣的主要方式,我觉得是颇具意味的。

古往今来,国人太注重文艺的载道功用,使得文艺作品载负了太多理性观念(文革主题画乃至新潮美术创作都是极致化的载道创作),张月明从领导创作主题历史画到“不奢望画作去肩负沉重的社会责任”,而是注重艺术创作过程的“自由和轻松”,可以视为一种具有历史象征意义的转型,蕴含着历经沧海之后、灿烂至极归于平淡的反思和彻悟,其中颇可感受百多年来中国社会和艺术变迁的内在脉动与嬗变。文不求载道,乃可得大道;艺必真诚,方得上境。不求载道而发乎真诚,发乎真情而游于艺,最能呈现生命的原色,呈现生命的真实体验、悸动和愉悦,反而能够亲切接近和自然透露出人生与艺术之大道。这正是张月明风景画的意境。

张月明的彩笔下,我们总是看到江南的泥土、草木、碧水、纯净得似乎透过滤镜般的天空……我想,他要表达的,其实并不只是外在的、人为唯美的散逸淡远,他表达的是一种对乡土家园,对江南泥土、草木、碧水、天空等等的一种爱、沉醉和依恋。其境澄明,映射的是其心澄澈,是其心性的本真、纯净、圆融,所以才能自然而然地从心所欲、得其所哉,才能在不同的景象中透露出变化丰富而又高度一致的唯美、优雅与静观。而在他优雅宁静的意境中流露的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沉郁意味,则更表现了他内心的某种真实感受,也更具有艺术和人性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我很喜欢近年来他许多画的题名,体现了一种与中国艺术传统血脉相连的心气与文气,这些画题连接起来,就是很妙的诗。比如,将他的画题随意组合,就可得到如下联句:江南落木秋声里,悠然对景心无穷;日暮西风惊啼鸟,深锁湖垸一片青。一寸孤舟只自知,轻芦满山啼竹鸡。又比如:月色凉如水,寒气满空林。湖洲生白露,山清水泓澄。淡月挂树梢,翠鸟隐林中……这都让他的画,呈现一种心灵滋润的状态和本质上的诗性、诗意。

张月明的人物画亦极出色。1980年代他的一批丙烯人物画,传神写照,简练而直指人心,线条与色彩让人想起莫迪亚里阿尼等大师,但对所画对象气质特征的直觉性把握、画家的主观感受与情绪的传达、作品坚实的内蕴与丰满的笔触、笔致与鲜明色调,都显示着一种中国气派与气韵。他的人物素描速写被评家称赞为:“在雌性中见出雄性的力量,见出雄性的美。”月明通过适度的夸张、变形更加率性地表达自己主观感受,恰恰证明了,人体速写的主观性、画家对直觉的敏锐捕捉与灵性表达,正是作为绘画技法练习的速写与作为艺术创作的速写的分野处。人,也是一种风景,而且是更为独特、更为高妙因而更具表现难度的风景。

张月明在湖南艺术界特别是油画界久享盛名。作为湖南师范学院美术系首届毕业生、湖南革命历史画创作的重要骨干、湖南新潮美术运动的重要呵护者、湖南油画学术研究会首任理事长,作为原中国美协湖南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美协油画艺委会名誉主任,他具有湖南油画界“江湖老大”的地位是顺理成章的。但是我知道张月明,并对他形成鲜明印象,却并非因为这些,而是得之于美术界朋友们时常提及他时,发自内心的钦敬与热切,只有真正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才会在朋友们中享有这样心悦诚服的人望与尊崇。

诚笃中寓自由,澄澈中有精微,温婉里透着沉雄,率性里包含着沉郁,宁静里流露出一丝丝淡淡的哀伤。这,就是我从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位真实无滓的艺术家的张月明那里“韵”到的“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