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甘建华
许多人都知道衡阳保卫战,这场战役被称为“东方莫斯科保卫战”,后来被列入世界军事史上十大防御战例之一,是整个中国抗战史中作战时间最长、双方伤亡士兵最多、最为惨烈的城市争夺战,也是日本战史中唯一一次记载日军伤亡超过我军的战例。日本战史承认此役“牺牲之大,令人惊骇”。其影响和意义远远超过了之前的台儿庄大战。
人们熟知衡阳保卫战,但有多少人知道《中湘颂》这首衡阳守军及衡阳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赞歌呢?
方先觉,国民政府第九战区第二十七集团军第十军中将军长、衡阳保卫战的最高指挥官,就是后来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中湘颂》的词作者。
1944年8月8日凌晨,衡阳沦陷,方先觉被俘。日寇将他关押在衡阳城南罗家湾天主教堂。他向日方提出三项要求:一,保证生存官兵安全,并让他们休息;二,收容伤患予以治疗,并郑重埋葬阵亡官兵;三,守城官兵绝不离开衡阳城。日寇感佩第十军的忠勇,暂时信守约定,没有屠杀投降的官兵和伤员。
方先觉囚于“虎笼”,犹如被囚禁于北海牧羊的苏武。为了抒发壮志未酬的气概,表达对衡阳保卫战和衡阳人民的感念之情,写了一首豪气冲天的《中湘颂》(湖南有三湘,中湘或蒸湘指衡阳地区):
民族义旗飘衡阳,志士起蒸湘。孤军奋斗显身手,视敌如犬羊。精诚结团体,万民共颂扬。还我田园全骨肉,携手上疆场。反攻国军将接近,复湘桂,下粤汉。
天空比铁翼,寇兵心胆丧。战舰如云会东海,沸腾太平洋。蒸湘诸将勇,两衡好儿郎。大家齐出动,捐躯赴国难。视死如归,为我中华民族争荣光!
写这首歌词时,方先觉身上的弹伤还没有痊愈。
日寇多次诱降方先觉:“若投降,立即送你去外地就医,治好你的伤。”他们还多次派日本军医、甚至从武汉请来高级医生为方先觉治伤。方先觉病愈,日寇又以美酒佳肴款待,但他仍不为所动,义正词严地说:“衡阳失守,只求一死。”
日寇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用美女软化。他们派了一个长相漂亮的日本年轻女子,终日陪他散步、聊天。方先觉只爱祖国不爱美人,反劝那个日本女子:“我已有妻室,我们中国人讲究洁身自好,所以我不能与你交好。”
无奈之下,日寇与汪伪政权合谋,将国民党第十军改编为“先和军”(取方先觉名字中的“先”字与汪伪和平军中的“和”字),任命方先觉为“先和军”军长,下设4个师,师长都是被俘的原班人马。方先觉拒不受命。日本人威胁说:“你不赴任,先杀掉你们全部伤兵,然后屠城!”方先觉只得假意投降,穿上新军装上任。举行“先和军”命名仪式合影后,在走回罗家湾天主教堂的路上,他悄悄地对部下说:“日本人只照得到我们的相,却照不到我们的心。”
探知方先觉被俘,蒋介石命军统局长戴笠全力营救。
1944年11月18日夜晚,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衡阳好汉欧万吉(外号欧老五)翻墙潜入罗家湾天主教堂,将方先觉、少将高参彭克负及王洪泽、曹华亭两名副官,从暗道里带出了教堂,直奔游击区。天亮时,他们赶到了离城30公里的衡阳县新桥,追赶他们的30余名日寇也前后脚到了新桥。危急中,两衡游击队及时赶到,向日寇开枪射击,日寇只得撤回衡阳城。
第三天晚上,他们到达衡阳县西境长青湾王大屋(又名中正堂)乡绅王品生家。王品生邀邻家广西大学毕业生、两衡游击队中校政治指导员王赐生作陪。方先觉他们算是吃了开战以来第一顿开心饭。饭后,方先觉将写好的诗词《中湘颂》交给王伟能,翌日清晨奔赴陪都重庆。
王伟能读过《中湘颂》后,胸中热血奔涌,激动不已,交给王赐生的夫人万权,嘱她尽快谱曲。出身于衡阳名门的万权,毕业于华中艺专音乐专业,是衡阳联中的音乐教师。她领会诗词意境后,用激昂慷慨的旋律,将《中湘颂》谱写成讴歌衡阳保卫战的颂歌,由联中学生曾琪首唱,很快在衡阳境内广为传播。
(作者为衡阳日报社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