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茅奖评选,湖南的名次说明什么【晏杰雄】
2015-08-21 09:27:36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晏杰雄] [责编:荆彩] 字体:【

《活着之上》在表达生活现实和内心现实上并不逊色。但这个名次恰恰说明目前湖南文学整体上还不能完全与茅奖水准相匹配,我们的整体实力和作品整体品质还有距离。我们应以平静的心态面对此次失利。湖南文学有几个问题亟须解决——

茅奖评选,湖南的名次说明什么

□晏杰雄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近日尘埃落定,湖南作家阎真《活着之上》进入十部提名作品之列,终评排名第六,仅差一位,被媒体称为近三十年来湖南文学离茅盾文学奖最近的一次。这个评奖结果不是一个简单的名次问题,而是包含了近年来我国长篇小说创作发展的丰富信息,也喻示着湖南近年来长篇小说创作的进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

我们不必过多关注《活着之上》与茅奖擦肩而过的新闻效应。在我看来,这样严肃、慎重的国奖评选,操作过程基本上是公平公正的,评出的作品基本上能代表近年来我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水平。这个评选结果是近年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一面镜子,也是近年湖南文学创作状况与水准的一个典型标杆。

从获奖作品看近年长篇小说创作的趋势与成绩

近年来我国长篇小说创作更加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和人的精神问题,形式和内容建立了一种声息相通的默契和对应关系,作家不再对生活内容进行思想意义提升,也不追求华丽精致的文体,小说需要表达什么现实,文体就呈现什么形态,恢复了文体和现实在根源的血肉联系;或者把心理现实当作现实的一部分,深入到时代的精神症候与个体的心灵世界中,把个体的精神症候与广阔的社会、纵深的历史连接起来。

这种融合式的写作达到怎样的圆融程度,就意味着达到怎样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水准。本届茅盾文学奖五部获奖作品的共同美学特征,就是致力于对生活现实和内心现实的真实书写,超越既往的社会层面和实验层面,走向文本和人本,接近生活现实,进入内心现实,实现文体和内容的深度融合。

先锋作家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从表现转为再现,创作了一部反映近百年中国革命理想主义的史诗;第一部《人面桃花》写民国女子陆秀米建构乌托邦的故事,叙述繁复精致,语言华美典雅。到第三部《春尽江南》写秀米的孙子谭端午如何在当下社会维系一个诗人的精神生活,他加强细节描写的真实性,把握了这个时代的生活。王蒙《这边风景》写上世纪60年代前期新疆农村的生活,这部尘封40年的小说最大的价值在于保留了具有原生时代氛围的历史生活,真实而有质感。李佩甫的《生命册》写人们在乡村和城市之间平凡而精彩地活着,演绎出人生五味。金宇澄的《繁花》以鲜活的俚语方言再现上海都市小资或白领阶层的生活,写男女试探、偷情勾引、争风吃醋、在一个个饭局中流转的日常生活及其微妙情趣,小说内容从社会生活扩大到人的文化生活和私密空间。苏童《黄雀记》叙写了三个受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的命运,通过写人的命运折射时代的变迁,精细、沉郁、感伤,回荡着80年代杂沓迷离的生活气息。

这个名次说明湖南文学整体上离茅奖尚差火候

与这些国内一线作品比,《活着之上》在表达生活现实和内心现实上并不逊色,对生活细节的描写方面有纤毫毕现之感。但茅奖评选有一套独立自主的复杂的评价体系,优秀作品在这个体系之内要经过严格的淘洗,获奖多是综合因素决定的结果,比如作家的全国影响力和文学史地位。单个作品是否获奖确有偶然性和遗珠之憾。但我们不应从偶然性看问题,《活着之上》最终没有获奖,不是某一位作家的问题,恰恰说明目前湖南文学整体上还不能完全与茅奖水准相匹配。

近年来,湖南长篇小说创作出现了一批有品质有厚度的作品,形成了一个较具实力的长篇小说创作群体,这是一个省份文学开始走向兴盛的早春气象,说明湖南文学正行进在上升的轨道。但也应看到,与北方和东南沿海省份相比,我们的整体实力和作品整体品质还有距离。在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方面,我们尚缺少站在中国文学前列的一线大作家和大作品,缺少格非《江南三部曲》这样史诗型的厚重之作,也缺少金宇澄《繁花》这样在文学趣味上独标一格的作品。因此,我们应以平静的心态面对此次湖南参评茅奖失利,而应正视文学上的差距,返身从修炼自身上下功夫。

未来湖南文学有几个问题亟须解决

未来几年湖南文学如何争取茅奖?我认为有几个问题亟须解决:

一是要保持从容自然的写作节奏。不为外在功利目标所牵引,沉潜沉静下来,尊重创作生产的基本规律,坚持自然写作和率性写作,十年磨一剑,让作品的诞生水到渠成和浑然天成。

二是创作要有全国文学和世界文学视野。湖南作家对生活的叙写很实诚,有扎实的写实能力,但往往缺少开放的意识,习惯于在一个封闭的本土环境里埋头写作。应该倡导一种开放的辩证的本土化写作,创造一种根植于湖湘文化、同时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的中国书写形式。

三是需要提升创作的纯文学品质。一部分湖南作家主要为市场而写作,缺少写作的耐心和精益求精的艺术打磨,对生活材料有堆砌无提炼,叙述上有拉长拖沓的惯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湖南小说创作的整体品格。有必要重提经典化和纯粹性写作。

(作者系中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青年文学奖得主,当代长篇小说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