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许友初 湖南日报记者 徐典波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徐典波
通讯员 周敏 黄礼 唐送文
“我们会使‘鬼点子’,与鬼子打游击!”8月11日,记者在汨罗市红花乡见到了86岁的抗战老兵许友初,他精神矍铄,高兴地向大家展示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赠送给他的一枚抗战胜利纪念章。当年他与战友用“鬼点子”智斗鬼子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
年少加入抗日自卫队,誓为亲人报仇
1944年5月,第四次长沙会战打响,战火很快烧到汨罗江边。“鬼子好嚣张,村民作孽啊!”许友初回忆,日军所到之处,黑烟滚滚,许多家庭在战火中失去了亲人。“日本兵在村头放火、光天化日下强奸妇女、抢粮食,谁反抗就会吃枪子。”说起鬼子的残暴,许友初哽咽了,“我大伯就是被乱刀砍死的,当时,我从死人堆里扒出了他血肉模糊的遗体。”
那年许友初才15岁。愤慨难当,他与同村几个后生加入了乡镇地下抗日自卫队。“都想去亲手杀几个日本鬼子,为亲人报仇。”许友初说,当地自卫队共有52人,大都是热血青少年。
箩筐里藏手榴弹,夺了鬼子12条枪
许友初回忆,当时日军成立筑桥部队,驻扎在汨罗江大桥北端。自卫队没好武器,就跟鬼子斗智。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尾随在日军巡逻队后面。“发现鬼子分神或者掉队,就用绳索把他们勒断气。”就这样,许友初与队员神不知鬼不觉干掉了几个鬼子。
“去炸几个鬼子吧!”一天深夜,自卫队队长周楚归不知从哪找来了3个手榴弹。队员们以前没见过,只知道这个鸡蛋大小的东西威力大。
怎么才能把手榴弹扔到鬼子的驻地去呢?许友初想了个妙招。他先把扁担扎削平,挑两只空箩筐,和3名队友前往日军站岗的大桥。走到桥头时,守桥哨兵起了疑心,拦住许友初。说时迟那时快,许友初甩掉箩筐,扁担一横,击中了哨兵要害。队友便趁机跑过大桥,卯足劲朝日军驻扎方向扔出手榴弹。3声巨响后,他们拔腿就跑,半路没见鬼子追来,又折回原地,捡回了12条枪。
加上原来的9条枪,自卫队有了21条枪。许友初说:“队员们后来胆子也大了,搞奇袭、打游击、放蛇、下泻药,搅得鬼子不得安宁。”
送大红薯巧“定位”,炸掉日军高射炮台
当时,战场上打得正急,村民们亲眼目睹低空飞行的我军飞机,被日军高射炮击中,坠入汨罗江。而且,在刀枪威逼下,村子成了日军的“粮食库”。“老百姓辛苦种的粮食、养的家禽,可不能白喂鬼子。”许友初说,“日本鬼子不是贪心吗?当时我们就将计就计。”
“鬼子要吃豆腐,我就叫村民蔡胜初多做点,鬼子说‘嘛咪嘛咪’,就是要吃花生。”许友初知道,在日军军官面前多“献殷勤”,就有机可乘。他借送食物之机,到日军阵地熟悉地形。
一次,鬼子嘴里念叨“咦嘛”,许友初一听大喜,原来是要红薯,他决定借送红薯摸清日军高射炮台的位置。他让蔡胜初挑了一担豆腐,自己和队友抬了一筐大红薯,像往常一样走进日军厨房。队友放哨,蔡胜初负责码红薯。“挑那么大的红薯喂鬼子,不心疼哩?”蔡胜初当时疑惑不解,许友初笑而不答。“码大红薯,可多争取侦察时间。”许友初称,他四处“溜达”,寻找高射炮台。
来去三四回,许友初摸清了线路,发现高射炮台设在汨罗江北约500米处的矮子山南坡。他画出了高射炮位置图,通过自卫队交给了上级。
“7天后,山头一声巨响,日军高射炮台被炸毁了,又可以看到我军的飞机飞行了。”许友初回忆当时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抗战胜利后,许友初一直在家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