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湘江”副刊小史
2015-08-14 11:05:19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东方既白] [责编:彭彭] 字体:【

“湘江”副刊小史

1949年8月15日,《新湖南报》(《湖南日报》最初的报名)创刊。在创刊号4个版的第3版,大半个版面是《湘江》副刊。这在全国的报纸中都是十分引人注目的。《湘江》“征稿启事”明确表达了办刊要求:“本刊是综合性副刊,欢迎一切反映现实生活、富有思想性和战斗性、能够正确表现人民生活、感情和其高尚品德的作品”,“凡合乎上述原则的作品和翻译文章,如小说、散文、诗(包括民歌民谣)、报告、通讯、特写、文艺理论、文艺批评(包括书刊和影剧评介)、思想及学术论文、木刻、绘画、戏剧、戏曲以及各种与人民密切联系的科学常识、生产知识、问题研究和文化消息等,本刊均极为欢迎”,同时表明“特别欢迎工人与农民的作品”。最初确定每日出一期,占报纸第3版的大半个版面,以后专刊增多,每周刊出4至5期,深受读者欢迎。

66年来,“湘江”先后易名为《群众生活》、《文化宫》、《激流》、《朝晖》、《洞庭》等,副刊的编辑方针和篇幅也几度变更,如《文化宫》以通俗文艺为主,《洞庭》以反映湖南社会文化为主。1983年“湘江”副刊恢复原名,每周两个版:文艺作品专版及在《洞庭》基础上加以改进的综合性文化版。1989年两个副刊统称“湘江”,其中一个注明为文学作品专页。1994年以后,两个副刊分别定名为《湘江》(文艺副刊)、《洞庭》(综合副刊)。1998年,《湖南日报》出版对开4版综合性文化休闲周刊《双休刊》,刊发了大批佳作的《洞庭》停刊,《湘江》文学副刊继续保留,后增办文化休闲专版《憩园》。2008年《双休刊》停办。《湘江》副刊除曾短暂停刊一直保持至今,并扩展为文学、艺术、读书等专版。

66年来,无论“湘江”副刊的刊名、形式如何变化,它的基本宗旨、优良传统和服务读者的精神风格仍一以贯之,始终坚持引领先进文化导向,坚持高格调、高标准,努力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湖湘精神和文艺创作主旋律,成为湖南文化和文艺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高地。

66年来,“湘江”始终注意发表新人新作,培养和推出了众多文学名家大家,如刘勇、谢璞、孙建忠、叶蔚林、韩少功、谭谈、叶梦等大批作家都曾在此发表其处女作和初期作品,可以说,“湘江”副刊就是“文学湘军”的作家摇篮,对湖南文化的发展和湖南文学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8月14日,在《湖南日报》创刊66年之际,每期对开4版、秉承“湘江”副刊传统并锐意创新的《湘江周刊》隆重启航。

东方既白 辑

(提供史料:杨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