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日报记者 肖军 黄巍
通讯员 邱承
8月11日,在怀化市鹤城区湖天开发区一栋居民楼内,记者听抗战老兵寻晖讲抗战故事。这位今年93岁的老人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他曾随中国远征军赴印度、缅甸参加对日作战,参加湘西会战,几经战火,九死一生,最终迎来抗战胜利的曙光,并有幸参加了芷江受降和南京受降仪式。
投笔从戎,赴缅远征
1922年5月,寻晖出生在浏阳市社港镇保兴村(现为永兴村)。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942年,正在读中学的寻晖投笔从戎,到广西宜山县怀远镇学习无线电通信技术,并参加军事训练。
1942年3月,国民政府抽调10万名精兵组成远征军奔赴缅甸,和英美盟军携手抗日。
1942年8月,寻晖所在的通信兵6团接到紧急命令,辗转到印度兰姆伽受训。后来,他被编入新6军22师65团,任中尉军需官。
前线纷飞的战火和战局的艰辛超出了寻晖的想象。1943年初,寻晖所在部队移驻印缅边境列多,进入面积约2200多平方公里的无人区。“这是片原始森林,不见天日,气候环境极其恶劣。蚊虫、毒蛇、豺狼虎豹、吸血的旱蚂蝗以及杀人不见血的瘴气,吞没了一些战士的生命。”寻晖说。
在进行丛林战术训练后,寻晖所在部队开始与日军接触作战,从印缅边境列多经新平洋等地边追边打。他所在的65团因战斗力较强,被命名为先锋团。
“我们还活捉了一个日军小队长,缴获了指挥刀和德国手枪。”寻晖说,在一次战斗中,远征军同仇敌忾,士气旺盛,不仅缴获了日军大量武器装备,还俘虏了一些鬼子。
“战斗取得胜利后,我们边追边打,与日军战斗数十次,一直打到缅甸孟拱、密支那附近。”说到此,寻晖显得格外兴奋。
寻晖两条小腿上都有一个明显的凹痕,这是在一次战斗中被弹片击中后留下的“纪念”。尽管过去了70多年,两个疤痕依然清晰可见。原来,在缅甸北部城镇八莫的一次战斗中,寻晖所在的前线指挥所被敌人一颗榴弹炮击中,电台台长当场牺牲,飞溅的弹片将寻晖的小腿击伤。
芷江受降,一生荣幸
1945年4月,日军华中派遣军集中兵力向雪峰山一线发起猛攻,试图突破雪峰山,占领湘西,并从这里穿越大山向重庆发起进攻。
“我们的威名让鬼子闻风丧胆。”寻晖说,中国军队将滇缅战场上战斗力最强的新6军从缅甸空运湘西,投入对日反攻作战。当时,寻晖所在的部队被空降至芷江机场,随即乘车赶赴雪峰山下塘湾积木槽。日军得知远征军参战,不敢再越雷池一步,转往隆回、邵阳等地。湘西会战胜利后,全副美式装备的新6军一直待在芷江。
1945年8月21日,寻晖和战友们参加了芷江受降外围警戒任务,见证了抗战胜利最荣耀的一刻。
“风和日丽,万里无云,芷江城到处彩旗招展,扎有巨大‘V’字的牌楼矗立在城门口和主要道路上,新6军士兵个个精神抖擞。”寻晖说,芷江军民在晨曦中即群聚街头,欢庆抗战胜利,都想亲眼看一看日军投降的场面。“看到今井武夫乘坐的飞机在芷江机场降落,随后今井武夫乘车去受降厅,我们欣喜若狂,扬眉吐气。”
芷江受降后,寻晖又随部队乘飞机到南京,参加了南京受降仪式。
“作为一名参加抗战的军人,亲眼见证日军投降的一幕,是我一生的荣幸。”寻晖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