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走近阿克苏
2015-08-10 07:45:5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金中基 黄晓辉 石庭虎] [责编:李 慧] 字体:【

走近阿克苏

——“大美新疆·丝绸之路”采访行

8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世界胡杨林森林公园,维族姑娘正在表演民族歌舞。湖南日报记者 黄晓辉 摄

7月30日下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多浪地毯厂,维族大妈正在手工制毯。

湖南日报记者 黄晓辉 摄

湖南日报记者 金中基 黄晓辉 石庭虎

在古丝绸之路上,有一个叫阿克苏的地方。

这里有全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因水得名,阿克苏维吾尔语意为“清澈透明的水”。

这里历史上是西域“龟兹国”、“姑墨国”所在地,是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原的第一站。东西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形成享誉世界的龟兹文化与刀郎文化。

当今,“一带一路”战略波澜壮阔,掀起滚滚浪潮。今年又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迎着盛夏热流,湖南日报记者参与新疆日报社组织的“大美新疆·丝绸之路”采访行活动,走进南疆,走进阿克苏,感受这片热土的历史厚重、岁月递嬗,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万千气象、蓬勃生机。

1 白水城,丝路魅力迷人眼

酷暑难当的夏季,赴疆行人的心绪却似这个季节一样火热。

长沙至乌鲁木齐的航班,爆满得不提前十天半月别想订到票。而同样火爆的还有从乌鲁木齐飞往南疆、北疆的各支线航班。

“一般都会满座,这也许就是丝路的魅力、新疆的魅力吧!”执飞的空姐早已习以为常。采访团乘坐的由乌鲁木齐飞往阿克苏地区最早的航班,也已满座。

一个小时就到了阿克苏。两地上千公里距离在过去坐汽车要16个小时。阿克苏人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初期,阿克苏没有公路、铁路,交通靠马驮,出行靠双脚。60年的发展变迁,这里告别了“人背马驮”的历史,迎来“朝发夕至”、“陆空并举”的现代交通时代。不仅有了公路、铁路、高速公路,光机场就有两个,一个是阿克苏,一个是库车。航空业务特别繁忙。阿克苏飞往乌鲁木齐航班已达每天21班次,还开通了直飞北京、成都等5条内地航线。

人称“白水城”的阿克苏,有着中国著名的“长绒棉之乡”美誉。

7月30日,记者来到阿克苏纺织工业城联发纺织有限公司纺纱车间,只见21岁的热孜曼古丽·买合木专注地操作着偌大的织机。

热孜曼古丽来自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农村,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纺织工业城建立后,经过培训,热孜曼古丽和其他280多名少数民族青年进入这家企业上班,现在每人每月能拿到3500元的工资。

“我很珍惜这份工作,要不我现在还待业在家。”热孜曼古丽的人生转变,与“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东部产业移动紧密相关。

作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阿克苏地区棉花产量占全国九分之一,但长期以来,阿克苏棉花以皮棉外销为主。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发挥优势,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承接产业转移,打造纺织产业高地。

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管委会商务招商局局长刘青介绍,目前有河南、浙江、四川等地大型纺织企业落户,累计入园企业125家。去年纺织工业城实现工业总产值40.8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1.8亿元。

“这里还是劳动力就业基地。”刘青说,现在阿克苏纺织工业城的产业工人已达8600余人。今年在建的纺织项目年底投产,届时还将吸纳3000多人就业。

“一黑一白”,在新疆说的是石油和棉花,是两大特色支柱产业。

据自治区发改委编制发布的《新疆能源年度报告(2014)》显示,截至2014年底,新疆已探明石油储量56亿吨,天然气储量1.4万亿立方米,均位居全国首位。

占得地利,抢抓先机,丝路上的阿克苏正欲力拔头筹。

2012年7月26日,中石化与阿克苏地区共同出资组建“塔河炼化”。这个由中石化塔河分公司改制而成的企业迅速腾飞,年原油加工能力由350万吨提升到目前的500万吨。

在“塔河炼化”中控室,记者看到,十几名工作人员认真注视屏幕,监控各生产环节的数据变化,不时用对讲机通报情况,通过操控平台调整开关阀门,控制生产全过程。据介绍,2015年上半年,该公司累计加工原油215万吨,实现利润逾10亿元。

丝路上的阿克苏,引人注目的不仅是“黑白”产业,香甜的瓜果也一样吸引人,就连在新疆人看似很平常的库车大馕也被一个湖南人盯上了,他在库车建了一个大馕城。

建大馕城的欧阳志军,是永州人。1999年,他到新疆库尔勒办了个塑料制品厂,凭着吃苦耐劳、精明强干,攒下第一桶金。搭上“丝路”东风,今年初投资1000万元的大馕城正式运营。面对未来,自称是“新新疆人”的他信心满满:“顺着丝路,以后的交流肯定会越来越多。走在丝路上的人,都会吃口香喷喷的馕!”

2 一阵号声天未晓,寻火种,去开荒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江呀南,又战斗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翠湖雅居小区,记者听到居民们在哼唱那首曾经久不衰的《南泥湾》。

三五九旅因一首《南泥湾》而扬名,让历史铭记,让人民铭记,让共和国铭记!

1953年,在湘籍将军王震的带领下,“三五九旅”走进塔里木盆地的最深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前沿、一个曾荒芜得连个名字也没有的地方,集体转业,整编成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从此,“三五九旅”在万古荒原拉开了屯垦戍边的序幕。王震曾这样概括道:“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千里,屯垦在天山。”

“谁言大漠不荒凉,地窝房,没门窗;一日三餐,玉米间高粱;一阵号声天未晓,寻火种,去开荒。”民谚云。

“所谓的‘地窝房’,就是大家在挖坑的时候在坑里留出用做床、桌的土墩和进出的斜坡甬道,用木头拱好屋顶,先盖上红柳或芦苇,最后盖上土。”阿拉尔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讲解员任新农介绍,“有的一家七八口人都住在里面,很拥挤。门都是朝里的,因为一旦积雪门没办法往外推开,更别说扫雪了。”

当年三五九旅刚来之时,缺乏给养,为解决成千上万部队官兵饮食问题,官兵们在戈壁滩上插上一面红旗,开荒拓疆、引水植树,寻出一条生路。这个地方也取名为“红旗坡农场”。

“现在这么好的日子,当年是想都没想到。”年逾八旬的苏运科,自从老伴去世后,一个人住在阿拉尔新苑小区的楼房里。老人生活挺充实,看电视、散步,和老友搓上几圈麻将,日子过得惬意快活。

1956年,祖籍河南的苏运科随着大批支边青年,来到了一师沙井子垦区。正值麦子成熟,与3名同志比赛割麦子,他创下1天割4.5亩麦子的纪录,手指头都磨烂了,裹上布条接着干。

之后,苏运科开荒,种棉,开拖拉机,修塔里木河大桥,到上游水库养鱼,每一样工作都干得很好。他说:“当时什么都没有,靠的就是屯垦戍边、建功立业的信念。”

也是从苏运科进阿拉尔的那年起,老红军、南泥湾的劳动英雄王金山,在阿拉尔带领着大批战士垦荒种地,逐步盖起了学校、工厂、医院、商店,修了公路和街道,栽种了大量的树木,并开辟了果园、瓜田,使这片荒芜之地有了生机、有了人气,阿拉尔真的成了“绿色的小岛”(“阿拉尔”维语意)。

谈起阿拉尔这些年的变化,苏运科心潮澎湃:这两年的阿拉尔,马路宽敞了,小汽车越来越多,楼房越盖越高,人气越来越旺。看到这座城市越变越漂亮,想想当年自己这代人的付出,心里有一种成就感。

“当年南泥湾,回马上天上。开我南疆土,种我中华田。”甘肃日报社社长、总编辑马克利感动地挥毫。是啊!这支屯垦大军,在前苏联专家鉴定为“不适合农业种植,也不可能种植棉花”的盐碱地上,不仅种出了棉花、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而且建成了全国最大优质棉基地和长绒棉基地。

从“南泥湾精神”到“屯垦精神”,展现的是一部奋斗创业历史,树起的是一座中华伟业丰碑。

3 今不见,平沙莽莽黄入天

20世纪90年代,地球上增添了一条翡翠色的飘带,古老的荒原大漠上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

这条自天山托木尔峰山前阶地向塔克拉玛干沙漠延伸的防风林带,就是被联合国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列为“全球500佳境”之一的“阿克苏柯柯牙绿色化生态工程”。

在阿克苏,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片土地的绿。驱车北出阿克苏市不远,就看到道路两旁一排排笔直的绿化林带。车在向前行进,林带也在往前延伸,仿佛路有多远,林带就有多长。

“这是柯柯牙的一部分。这是阿克苏人创造的人间奇迹!”阿克苏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余新辉指着车窗外的绿化林带说。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过去柯柯牙每到季风季节,沙尘蔽天,成为当地风沙危害主源地。

1985年春天,驱车缓慢爬上黄土台地,望着沟壑纵横,地形复杂的盐碱地,时任地委书记颉富平向身边的地区林业处处长问道:“老毕,这里种树能活么?”

“只要有水,就能活。”

“这么重的盐碱怎么活?”

“开沟灌水压碱。”

从此,数万阿克苏军民踏入这片黄沙弥漫的莽莽荒原,开始了与大自然空前规模的决战。

30年间,阿克苏地区先后组织近210万人次,进行了33次艰苦卓绝的柯柯牙绿化造林大会战,累计造林20.8万亩,栽植各类树木1337万株,彻底改变了柯柯牙原始地貌。

“我们可以丈量出柯柯牙林区的面积,但我们无法丈量阿克苏人对它的深情。因为阿克苏人都知道,生态是生存之本。”柯柯牙绿化工程纪念馆解说员的这番话,深深打动了采访团成员的心。

告别漫天黄沙,每一位阿克苏人都在分享着柯柯牙的生态红利。

傍晚时分,阿克苏市多浪河景观带,来自甘肃武威的张大爷正在带孙子玩耍。今年已经是他来阿克苏儿子家的第3个年头了。他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一开始听儿子讲,觉得这里好荒凉。没想到来了之后,家住沙漠边上,出门就能看到满眼的绿色,呼吸到清新、潮润的空气。”

4 弹起冬不拉,再创新辉煌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新疆。”国学大师季羡林曾如此说。

克孜尔石窟无处不在的佛教文化印记,让人们可以清晰了解到,佛教从印度传入新疆,形成西域佛教后,再传入中原的脉络;让人们感知,东西方文明曾经在丝路上的龟兹交汇相融。

弹起冬不拉,刀郎舞翩跹。在阿克苏采访的日子里,新疆独特的文化现象,无不令人陶醉其中,更让记者感触了各族人民大交流、大融合、大团结的生动场面,领略了各民族文化共同融汇到中华文化的根须下,生生不息的风貌。

在兵团一师十三团一连,重庆妹子尤良英帮扶维吾尔农民买买提·吐鲁普的故事,被人们传诵。10年间,尤良英不仅在买买提妻子病重时给予真诚援助,还手把手教会他种植技术,先后借给他近20万元帮助栽种核桃、红枣、葡萄,引导他走上致富路,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

采访中,记者们也被独特的新疆文化深深吸引。内蒙古日报和新疆日报的编辑已然开始交流维语和蒙文的区别,并互相教授用民族文字书写名字的方法。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尽管新疆与内地相距遥远,但是在新疆却呈现出“五湖四海”的景象。无论是“屯垦戍边”,还是“援疆创业”,人们的心中都坚守着保疆卫国、强边富民的信念。走在大街或是小巷,都能碰到内地其他省市的人,有的是在这里长期定居,有的是南来北往做着各自生意。这种现象,在内地是少有的。可以说,新疆成了各地各民族融合的大家园。记者真切感受到,新疆不仅是新疆人民的,更是全国人民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援疆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仅阿克苏,1996年以来,河南、上海、3家央企和浙江,选派优秀援疆干部1594名来这里工作。近5年来,浙江省各县市分别结对援助,实施援疆项目658项,计划总投资219.36亿元,民生援疆走在援疆省市前列。

阿克苏地区行署专员麦尔丹·木盖提欣喜地告诉我们,60年来,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坚持自力更生、秉承群众福祉、凝心集智聚力,在亘古荒原上创造了传奇。去年,阿克苏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56.7亿元,比1954年的2.67亿元增长433倍,比2010年的612.51亿元,增长1.89倍。

著名作家丰收在《西长城》一书扉页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自小描红习书的小女孩说文解“疆” :这个“疆”字啊,就像专门给我们新疆人造的!你看——右半边,最上面一横是阿尔泰山,中间一横是天山,下边一横就是昆仑山啦。三座大山夹两个盆地,天山北边的准格尔盆地,天山南边的塔里木盆地。左半边是 一张“弓”,“弓”里边护着“土”,这就是爷爷常说的“屯垦戍边”……

“屯垦戍边”、“全面援疆”的人类伟大壮举,见证着新疆的光辉历史与今天的繁荣发展。

历史上,丝绸之路享有“世界文化大运河”的美誉。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新疆的明天一家会更加辉煌。

■采访手札

大漠中的印记

金中基

刚到新疆,拍了一张温宿大峡谷的图片,高高绝壁嶙峋怪异,谷底无树木花草只见戈壁。这个通往南北天山木扎特古道的必经之地,当地人称之为“库都鲁克大峡谷”,维吾尔语意为“惊险、神秘”。图片上传微信,不料朋友却感叹:“真荒凉,一片不毛之地!”

与微信朋友一样,没来新疆之前也是这种印象。当真正走进大漠,触摸这片土地的时候,这种“荒凉”感却又被彻底颠覆了!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到过新疆的人,脑海里都会闪现曾经在书中读到的“地大物博”。在阿克苏的几天里,我们每天都是几百公里的行程,新疆人说还只走了南疆的一角角。这里的每个县介绍国土面积时,都是以万平方公里计。因为大,距自治区首府千里之遥的阿克苏地区,仅机场就有两个。这在内地是罕见的。新疆有多大?说得通俗一点,有8个湖南大,其版图面积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不到新疆,不知“塞上江南”之美。往深处走,一片片翠绿向你涌来,一个个城市耸入眼帘,人与绿洲相拥而居。尤其是在这瓜果飘香的季节,葡萄、西瓜、红枣、哈密瓜甜得沁人心脾。在阿克苏,我们还看到热带植物香蕉、莲荷于此落地生根。绿洲、果园、城堡,无不引人击节赞叹:“咱们新疆好地方!”这是一代一代人创造的旷世奇迹。

不到新疆,不知屯垦历史之厚重。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59年,西汉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清政府改西域为新疆。湖南与新疆渊源深厚。到新疆,人们会说起左宗棠、王震、陶峙岳等湘籍杰出人物,说起“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故事。如今,左公柳依依,屯垦戍边的绿洲一派生机,那无疑是当年开疆拓土承续的壮丽画卷。

历史是人民写就的,更是人民开创的。

回湘之后,微信好友要我发点美图分享。风光无限的天山,花果飘香的绿洲,横断天涯的大道,很美!但我都没有选,只选了一张沙漠中行人留下的印记。这印记,是行人的足迹,是历史的痕迹,经历风沙雪雨,穿越岁月时空,给人以无尽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