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日报记者 李国斌 通讯员 曹元利
国内以“龙”冠名的地方难以计数,如“龙宫”、“龙山”、“龙潭”之类,大多有其“名”无其“形”,图个好名字而已。
而临武龙洞内,有一条鳞甲分明、栩栩如生的“石龙”,并伴有“龙池”、“龙珠”、“珠盘”。令人称奇的是,还有“龙气”一年到头飘荡在洞口。
如此奇景,吸引了徐霞客等历代文人探访吟咏。最近,龙洞再次引起一些文史专家、地质学家、民俗专家和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栏目的关注。7月13日至15日,记者前往临武龙洞一探究竟。
“石龙”活灵活现,“龙气”经久不散
从临武县城往北,不到10公里,即到花塘乡石门村。龙洞就位于石门村的“后龙山”上,是一个溶洞。
7月13日下午3时许,烈日当空。我们从临武县城前往石门村。行至半路,突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到下午4时左右,大雨渐收,乌云散去,雨过天晴。
石门村是个古村,蒋氏祖先南宋时来此居住。村里有座蒋氏宗祠。文物专家说,从柱础、建筑风格看,是明代建筑。
龙洞就在村子后山的半山腰。我们一行踏着一条泥泞的小径上山。一路茂林修竹,景色怡人。约15分钟后,当大家额头冒汗时,抵达离洞口20余米的地方,立即感觉到一股冷气扑面而来。眼前一片小小的坪地,旁边三间废弃的小砖房,洞口装着新的铁栅栏。
走进洞口,记者清晰地看到,有丝丝白雾,如薄纱,似丝带,在翩翩游走。当地人称之为“龙气”。清康熙朝编修的《临武县志》中记载:“龙洞,在县北二十里……洞口时有烟雾结聚,盖龙气也,为临武八景之一,曰‘龙洞烟云’。”石门村村干部蒋响发告诉记者:“龙气”一年四季都有,经久不散。
对于“龙气”产生的原因,说法莫衷一是。有人分析是溶洞里和外面温差大的缘故,但是又有人提出,为何那么多溶洞,唯独只有龙洞有“龙气”?
往洞内走,时蹲时伸,时上时下,曲曲折折。有一道石门,仅容一人出入。弯腰穿过石门,就是“龙池”了。清澈的水底,赫然卧着一条“石龙”,身上的片片鳞甲,真切而清晰。“龙首”顶着池的横坎,“龙尾”隐于池的深处。一颗斗大的圆石好像一颗“宝珠”,被这条“睡龙”拥在颔下。一旁有更大的圆石,中间有一个臼窝,颜色与宝珠相同,恰似“珠盘”,却只能空在那了。村民老蒋说,还有“龙爪”,趴在水里,看不太清楚。
在灯光照耀下,满身的“龙鳞”呈淡黄色,熠熠生辉。已不是徐霞客所见的“白龙”。地质学家分析,“石龙”变色,应该与人的活动,或者水质改变有关。
身处这奇幻的环境、神秘的氛围中,看着眼前难以置信的景色,中国徐霞客研究会理事马核想起了一个词:活灵活现。“太逼真了!”同行的湖南省文物局退休专家谢武经也被活生生的“石龙”震撼。
经测量,“石龙”长13米多,粗0.6米至0.8米。所在的“龙池”,面积近百平方米,高约5米,宽处6米,长约30米。地质学家说,从当地海洋变陆地的地质演变史来推测,“石龙”的形成大概有上亿年的时间。
徐霞客赞叹龙洞:“足压倒众奇”
明崇祯十年(1637年),闰四月初四,徐霞客进入龙洞考察探访,在《楚游日记》里,写下了900多字的游记。
我们可以依照他的日记,去龙洞游览一遍。
“洞门东南向,一入即见百柱千门,悬列其中,俯洼而下,则洞之外层也。从其左而上,穿列柱而入,众柱分列,复回环成洞,玲珑宛转,如曲房邃阁,列户分窗,无不透明聚隙,八窗掩映。从来所历诸洞,有此曲折者,无此明爽;有此宏丽者,无此玲珑。即此已足压倒众奇矣。”
“导者从左洞之后穿隙而入。连入石门数重,已转在外洞之后,下层之上矣,乃北逾石限门槛穿隘而入,即下石池中。其水澄澈不流,两崖俱穹壁列柱,而石脚汇水不漏,池中水深三四尺。中有石埂中卧水底,水浮其上仅尺许,践埂而行,寨裳可涉。十步之外,卧埂又横若限,限外池益大,水益深,水底白石龙一条,首顶横脊而尾拖池之中,鳞甲宛然。挨崖侧又前两三步,有圆石大如斗,萼插水中,不出水者亦尺许,是为宝珠,紧傍龙侧,真睡龙颔下物也。珠之旁,又有一圆石大倍于珠,而中凹如臼,面与水平,色与珠共,是为珠盘。然与珠并列,未尝盛珠也。”
中国徐霞客研究会理事马核介绍,1637年闰四月初三,徐霞客过蓝山,进入临武,夜宿垫江,发高烧。次日一早,本要直接去临武,有人跟他说:不远处有个龙洞,内有奇景。他早已听说过龙洞,有心一游,便带病前往。
到石门,请了一位蒋姓村民做向导,一进洞就看到了许多石柱立在洞里,往里走,曲曲折折的像江南园林的长廊和亭阁。进洞深处,又看了“宝珠”、“珠盘”等。徐霞客游完永州的溶洞后,认为“月岩第一,道州;紫霞洞第二,九疑……”而当他游到临武龙洞时,评价说:“此洞品第,固当在月岩上。”可见他对龙洞评价甚高。
郴州文史专家刘专可说,从目前查找到的资料看,徐霞客关于龙洞的记载是年代最早的。不过,各个地方的“八景”,基本都产生于宋代,“龙洞烟云”等“临武八景”可能在宋代就有。
每个村都有“后龙山”,山上有“招龙树”
这已经是谢武经第五次探访龙洞。1984年,还在郴州地委工作的他,由蒋姓老乡带路,第一次到龙洞。“洞口烟笼雾绕,徐霞客所描述的‘百柱千门’等景色历历在目。进入洞内龙潭,水清澈见底,潭中一条巨大白石龙,爪牙狰狞,使人顿感寒气逼人,阴森恐怖,来不及细看,蒋姓老乡因害怕就匆忙催促出洞。”
到上世纪90年代初,龙洞突然热闹起来。几个矿山的干部与村民集资,凑了近3万元搞旅游开发。他们用炸药炸掉洞里碍事的石柱,拉电线装了彩灯,在洞口装上铁栅栏,砌了三间小砖屋卖门票、卖零食。
开张后还算不错,每天可以卖三四百元的门票。然而,一两年后游客越来越少,渐渐的,龙洞荒废了,连洞口外的铁栅栏都锈烂了。“后龙山”重归往日的宁静。
遗憾的是,此次开发造成徐霞客所描述的“百柱千门”奇景受到部分破坏,不少钟乳石或遭破坏,或被盗走。
尽管龙洞落寞,而临武民间的“龙文化”一直极其深厚,未曾中断。
临武县民宗局局长张湖平,曾从事史志工作19年。他说,古代以来,临武人对龙很崇拜,在临武的旧志中,罗城山、秀龙岩等多个地方有龙的传说。大量山、水、桥、地名以“龙”字命名,如化龙桥、龙归坪等,其中带有“龙”字的村就有20个。而且,不论官府还是民间都有祭龙的传统,《临武县志》(同治版校)中,收录了宋代临武邑令冯梦得的《告龙文》,是官府参与祈龙求雨的证明。临武还有“跳龙”等与龙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说运气好、风水好,都说‘龙气好’。”临武民间文化研究学者陈礼恒说,每个村子都有“后龙山”,山上的树禁止砍伐,其中最大的一棵叫“招龙树”,是能给村里带来吉祥好运的树。每年“二月二”前后,各个村子都要举行隆重的“招龙”仪式。
临武县文史研究会的康冬胜还记得,小时候村子里举行过“招龙谢土”。这是一个庄严肃穆、男女老幼都要参加的重要活动,近乎宗教仪式。只是近20年已很少举办。
对无处不在的龙文化,当地人早已习以为常。在谢武经看来,临武深厚的龙文化,或许与龙洞中的“中国龙”有一定关联。在临武县南墙镇的出气洞,最近发现了大象、大熊猫、老虎等10多种动物化石,考古专家认为是远古时期人类活动的遗迹。“当远古人类择穴而居时,看到龙洞烟云缭绕,龙潭中‘龙影’绰绰,自然就产生某种敬畏及自然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