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半山寻幽
□江上野人
登山,固然要有“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气和“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但经常登顶有伤害膝盖之虞。对酷爱山林的中老年朋友来说,不以登顶为目的,徜徉在半山之间,流连于林泉之下,亦为乐事。
海拔300米的岳麓山,已成为长沙的“城中山”。近几年,我和朋友几乎每周都要爬一次。岳麓山中的大道小路,总有几十条之多。去登顶的路上行人太多,从早到晚熙熙攘攘,让人感觉仍然在红尘之中。上下石阶走得太多,膝盖也容易损伤。朋友说,干脆我们就定位在半山腰,还要争取每次都走一点不同的新路。
刚开始我们从清风峡口进山,在爱晚亭西北方向上山。沿路向右横切,见古松森然立于路侧,行数百米后从麓山园大门边直上到兰涧,再沿山间小路走约两公里,到达师大后边的岳王亭,然后爬一公里陡坡,向左横切沿观光游道过鸟语林再下行。这一路行人较少,山路虽平缓,但要越过三个山谷而显得曲折迂回。小路全部隐于密林深处,路上往往有落叶覆盖,往往有坟墓闪现,尤其在暮色中颇为惊心。
后来我们找到一条围绕穿石坡湖,在岳麓山东南坡转大圈的路。全程约五公里。在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后边上山,向左转,走两公里山路到穿石坡路的上方,沿湖而下,再走两公里返回出发点。或直接走小径到穿石坡,沿湖边往上穿过中山纪念林,从山的西南坡一条小路下去,在林中小路中向东北行两公里后原路返回。
这一段路游人较少,几十年的大树,上百年的古木交错伫立,土石相间的小路,完全没有石砌台阶。山路如窄窄的绸带随风飘落在山腰,时有小的坡度或角度的变化,产生移步换景的奇妙效果。这段路虽然无人打理,却也干净而便于疾行,绝不会累及你的膝盖。山路上几乎没有游人,只有泉流声随山形而环绕跳动在左右,使人恍惚有远离城市,回归山野的感觉。
这些半山小路,真是层出不穷,仿佛随时在繁衍着。每次都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新的通幽曲径,走出一片意想不到的风景。有时候我们也会深入林莽,见荆榛横路,我欲钻入刺蓬找路,朋友却说何必执迷,发现错了,走走回头路,也能看到别样的风景。
这些半山小径上,有着山脚甚至山顶上见不到的无穷乐趣。走过风晨雨夕,走过春夏秋冬。每次都是汗如雨下,全身湿透爽透,吸氧与排毒同时高效进行。虽无登顶俯瞰的乐趣,却更亲近那些原生态树木,更在意那些不知人事的鸟鸣。让久在尘寰的心灵,不经意中回归于自然。
对于登顶,苏轼曾有“高处不胜寒”的感叹。王安石曾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晚年却栖于钟山的半山腰,自号半山。大概也是阅尽沧海,厌倦高处,才会钟情于这种境界。登山何必登顶,半山亦魅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