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罗荣桓在住房问题上,严格要求自己,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井冈山上,他经常风餐露宿。中央革命根据地内的祠堂、庙宇、草棚、草舍,长征路上藏民的牛屎房,陕北的窑洞,沂蒙山区的庄稼院,他都住过。
1947年7月,罗荣桓从莫斯科治病回国后,组织上考虑到他重病未愈,需要有一个较好的休养环境,便安排他家四口人住在哈尔滨市区原沙俄占领时期一个别墅里。这使艰苦朴素惯了的罗荣桓很不自在,几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将这所别墅挪作公用,自己另找一处房子。一次,他看到谭政住着一幢二层小楼,于是就对谭政说:“跟你们搭个邻居怎么样?你家住楼上,我们住楼下。欢迎吗?”谭政当时还以为罗荣桓是在开玩笑,可没过两天,罗荣桓真成了他的邻居。
1949年9月至1954年秋天,罗荣桓全家住在北京南池子18号,这所房子原为一个不大的官僚所有。北京和平解放前夕,此人匆匆南逃,留下了房子连同房里的全部陈设。这里要住上罗荣桓一家,加上秘书、司机、警卫员,显得太小了,但罗荣桓欣然接受。他搬进后,对室内那几个博古架和架上的一些古玩摆设提出了意见,让秘书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将它们统统搬走,免得孩子给打坏了。
1952年底,中央军委召开高级干部会议,邓小平来看望罗荣桓,看到院子里加盖了车库和秘书办公室,想散步都没有地方。罗荣桓夫妇又生了两个千金,老家的大女儿和女婿、外孙一家也来到北京,加上收养了一些无依无靠的孩子,房子和院子就显得更拥挤了。在邓小平的建议下,1954年秋天,有关部门安排罗荣桓举家搬迁东交民巷新8号,邻居有贺龙、陈毅、张鼎丞。罗荣桓在这里一住就是10来年,直至逝世。
罗荣桓曾对妻子林月琴说:“住的房子大小,看起来是不起眼的事情,但我们是党的干部,要时时想到生活在基层的人民群众,不能官越做越大,楼越住越高,而离老百姓却越来越远,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像毛主席说的那样做老实人,办扎实事。”
1956年,罗荣桓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以后,中央办公厅按规定要给他增派工作人员,增加车辆。他一概拒绝,他说:“我现在身体不好,具体工作管的不多,有一个秘书管管文件就行了。”但是,警卫部门提出,首长外出时需派警卫车,家里警卫工作也应加强,要在他家增派副官和警卫人员。他仍不同意。经过反复商量,最后他只同意增加一名副官。
罗荣桓虽然担任许多领导职务,秘书一直只有一人。为了照顾秘书的学习和休息,罗荣桓还常常亲自签收文件。按照当时的规定,在他家里可以放映专场电影,但他坚决反对这样做。有一次他不在家,放映队来放了一场电影,他知道以后很不高兴,不仅批评了身边工作人员,还把总政文化部的负责人找来说:“我们为什么不能出去看电影呢?你们放什么好片子可以打电话通知我,我想看就去,不想看就算了,以后不准再到家里来放。”从此以后他家里再也没有放过电影。
(通讯员 朱习文 满一斐 湖南日报记者 孙敏坚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