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画坛硬汉”史一墨【朱智】
2015-07-22 11:20:04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荆彩] 字体:【

湖南日报记者 朱智

成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自宋刘彝山水画论著《画旨》,原意说的是绘画与行路的关系,认为就丹青艺术而言,行路比读书更重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湖南画家史一墨没有进过高等学府,高中毕业后从洞庭湖边出发,用20多年时间,游历祖国名山大川及东南亚多国胜景,将游历的感悟作为取之不尽的丹青素材,终于形成独一无二的绘画风格。近年来,他的作品多次入展全国美展并被收藏。画家、艺术评论家颜新元说他的作品有“神性”,作家叶梦称他是“行走江湖的画坛硬汉”。

今年7月20日,记者再次见到了史一墨,与初识之时已相去整整10年。

湘江边,万达百货广场47楼,“史一墨工作室”在楼层西头,那里正好俯瞰湘江。

这是一个50多平方米的通间,除了一张茶几一套沙发和一个办公桌,整个房间被画作充斥,规格不同,风格迥异,或悬于墙,或倚靠墙根挤成一堆。

他还是那么黝黑健壮,上身的白色和领衫好像10年前见过的模样,不过已经薄如轻纱,下身牛仔式褐色短裤一看就是今年这个暑季的新装,显得十分朝气,微卷的板寸头衬着乌黑紧贴的短须,执着的个性显露于形。

“有的作品下周一就会被人取走,你来得正是时候。”递过茶,一墨和我开门见山聊起了他的画。

在记者的印象中,木讷的一墨不善闲谈,至爱聊画,聊他自己的画,他说自己就是为画而生,为画而活,为画而交朋友,为画而娶妻生子的。过去他随身有3个布袋,里面装的都是自己的作品,现在布袋丢了,取而代之的是省会闹市中寸土寸金的工作室。

刚刚封笔的作品《热带雨林》立在进门对直的墙根格外显眼。作品以蓝色为底板,绿色为基调,将热带雨林中的各色树木、果实、飞鸟依自然特征恰到好处地显隐在画面。

一墨说,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与这幅画完全相同的地方,他徒步走过的热带原始丛林不少,多次在脑海里曝光后就形成了这种感觉,这个味道。画面中有云南西双版纳的风味,也有泰国、缅甸、越南等地的风情,还有伊斯兰宗教的色调。

一墨礼赞生命的美妙,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比如对人、动物、植物的描绘,他经常巧妙地用夸张的笔调从性别特征切入,雄性健硕,雌性丰腴。向天鸣唱的《群鹅》中,公鹅胸肌发达,鹅婆肥肚圆润。他有时把青翠的远山也赋予生命,而且是性别不同的生命,《深山访友》里的远山,有的妩媚,有的雄峻。一墨说,生命皆美好,他从不画没有生命的静物,“让无生命静物的光学美留给其他画家去表达”。

一墨鞭挞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无声胜有声,妙不可言。《飞鱼》中,画面被简单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下为水,是污染了的浑浊水;上为天,一半空气清新于左,一半空气污浊为右,洞庭湖常见的鳊鱼跃出污秽的水,在空中“腾云驾雾”,正从污浊飞向洁净,画面就取鱼的头部进入清新空气的瞬间,一半已经霉烂见骨的身子还停留在污浊的空气里。由鱼及人,这是一种生命的呐喊:“保护环境已经刻不容缓”。一墨说,鞭挞社会问题是画家的责任。环境污染问题是他行走各地的切身感受,此画是他不得不说的话。

一墨的远行非常艰辛。一个人背负行囊在奇山异水间攀岩,在荒郊野岭中徘徊,挨饿是常事,涉险是常事,好在他从小就在洞庭湖边赶湖鸭子出身,有过历练,不以为艰辛,反以为快乐。

临别时一墨对记者说,他还会远行,与以前不同,将带着妻子和不满2岁的儿子一起行走,不再去深山老林,去沿海都市。一路行走的史一墨,要用脚印铺成厚实而宽阔的艺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