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我所认识的凌宇先生【龙永干】
2015-07-12 08:56:1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龙永干] [责编:唐能] 字体:【

  

  凌宇 图/张杨

  凌 宇

  凌宇,湖南龙山人,苗族,1945年生。197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1981年至今在湖南师范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专著《从边城走向世界》获北京大学郭枫文学奖,《沈从文传》获第一届中国高校文人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专著《符号——生命的虚妄与辉煌》获首届毛泽东文学奖。

  □龙永干

  第一次知道凌先生的名字是1993年的9月。那时我在益阳师专中文系就读,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就是他主编的。他写的是沈从文与老舍,内容清晰明彻,语言优美畅达,给人印象至深。

  后来渐渐知道凌先生的一些事情。他出生于龙山,是沈从文先生的老乡。在经历了文革的混乱后,已过而立之年的他北上求学,做了王瑶先生的研究生。就在多年潜心研读中,他为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世界的美所震撼。但“美丽总是令人忧愁”,昔日的著名作家,今日却因多种缘由被遮蔽。他暗下决心,要敞亮这一“希腊小庙”及其供奉的“人性”。于是,他去了沈从文先生的寓所,用乡音与沈先生谈湘西的历史人文、河流山川,谈沈先生笔下的湘西与都市、水手与长河……

  1985年,凌先生以学者的缜密与智慧、诗人的才情与灵性写出了《从边城走向世界》,随后又写出了《沈从文传》。世事流转,文学史上一度销声匿迹的沈从文,得以重新“出土”,并惊艳于整个世界。凤凰古镇、南方长城、苗家边寨也声名渐隆。于此,凌先生的研究可说是功莫大焉。一次随他去湘西做调查,凤凰县政府请客。凌先生说:“这饭我真吃得!凤凰与沈先生从边城走向世界,我是出了力的。”但后来又说,凤凰太热闹了,沈先生是好静的。顿了顿,又说这人世毕竟是热闹的,又有什么不好呢……

  真正做凌先生的学生时,他已经快六十了。与他的交往也渐渐多了起来。每次去他家,他的话都不多,好像在认真地等着你的提问。你提问了,他就会做简洁的回答。回答后,又是沉默。当你无话可说时,他就会抽烟,一支接着一支。烟雾缭绕中,若有所思。如果你问他人文掌故、苗家风情……他就说起来了,从很远的过去,直说到现在。有时停顿很久,如同人从时间的河流上过的时候,想想哪里才是最好的风景,好指与人欣赏。

  从1980年代到2010年代,凌先生一直都在做沈从文研究,且总能为沈从文研究别开新境。我问凌先生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说作家诗人,有才情纵横者、有阅历丰富者、有境界高远者。沈从文三者兼具,所以一辈子都让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随即又说,人要成就,当眼界开阔又要力凝一处,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不可空赖禀赋任才使气。说话时目光中满是期待,让人不敢直视。先生从不固守,对古典文学与湖湘文化尤为钟情。电视剧《三国演义》热播时,他将多个版本的《三国演义》予以比照,并借现代理念予以观照,写出了《符号——生命的辉煌与虚妄》的研究专著,令古典文学研究者眼前豁然。

  凌先生好书画。一次与人到一名家处索画。事毕,画家感慨一下子做了几十万的事。凌先生说,我又不拿去换钱,那不就是一幅画吗。画家笑了起来,凌先生也笑,笑声让人与人简单。凌先生也常写字,写别人的诗词,也写自己的诗词。词意境高远、字洒脱自然。

  凌先生并非不问世事。他曾为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府参事等,不免对人事加以品评,或愤激,或兴奋,话不多却依“人情”“事功”出之。说前者在心灵精神,淡而绵长;后者重具体利益,实而不虚。人事纷杂,应当两相乘除,不可偏执,根本之处是人的重造与民族的重造。其现实关注、人文情怀是五四一脉,也是湖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