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岳阳楼下“洋雷锋”
2015-07-07 08:08:15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徐亚平] [责编:彭彭] 字体:【

岳阳楼下“洋雷锋”

——走进湖南理工学院外教群体

迈克尔·阿尔卡德夫

外教弗拉基米尔·加宁在画室指导学生创作。

小提琴外教安娜在琴房辅导学生。 本版照片均为 李凯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司念伟

7月4日晚,中俄青年友好交流音乐会在岳阳举行。一身中式服装打扮的俄罗斯“联邦艺术家”、湖南理工学院特聘教授迈克尔·阿尔卡德夫站在指挥席上,指尖轻动,略带历史沧桑质感的《岳阳楼》旋律缓缓从湖南交响乐团的乐队中淌出。

“创作《岳阳楼》,是我在岳阳生活3年多的情感积淀,藉此向岳阳和岳阳人民致敬。”演出结束后,迈克尔·阿尔卡德夫对记者说。为了筹办这次音乐会,57岁的他忙里忙外,蛮拼的。

洞庭湖畔,岳阳楼下,深居内陆的湖南理工学院,在国际化办学的道路上阔步前行。1985年开始聘请外籍教师,招收留学生。30年来,先后有世界各地的110余名外教来校任教。目前还有来自美、韩、俄等10多个国家的外教23人。学校对他们不是“外眼”相待,而是增强其主人翁意识,让他们远离祖国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这些外教已把湖南当成第二故乡,尽管肤色、语言不同,他们却用自己的热心和共同的行动,把一个个“雷锋故事”写在湖南理工学院校园内外。这些“洋雷锋”的事迹告诉我们:雷锋精神是没有国界的。

A “学生有困难找我,是对我的信任”

“小弟告诉我,每次我写信让妈妈寄钱时,妈妈都要进山,去做那些男人做的粗重活儿……”2005年6月,大一女生扶丽容在校报发表了题为《穷孩子的心情》的文章。这个家境贫寒的女孩,为了凑生活费,暑假选择在岳阳打工。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天晚上,扶丽容下班回校被摩托车撞伤,同学把求救电话拨给了来自韩国的韩语教师李光世。“学生有困难找我,就是对我的信任。”他全家马上就到了医院。扶丽容需要马上做手术,李光世二话没说掏出5000元。在随后赶到的其他老师帮助下,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毕业好几年了,李老师的好我一直记在心里。”目前在郴州市“两型办”工作的扶丽容,回想起李光世老师,依然满怀感激。

李光世是韩国人,2003年3月来湖南理工学院工作。教学中,耳闻目睹一些困难学生的情况后,他心里萌生了设立奖学金的想法。“农村孩子家里条件差。如果我出点力,对他们稍微有点帮助的话,我认为是件很好的事情。”

2005年12月,李光世拿出一个月的6000元工资,学校再配套6000元,首届“希望之光”奖学金颁发。奖学金设立11年来,资助学生达170余人。

作为获奖学生,东北女孩张艳君对此记忆深刻:“拿到1000元奖学金,好比给自己打了一针‘强心剂’,学习更拼了。”毕业后,她考上了张家界市公务员。2009年她结婚时,李光世作为“娘家人”,坐上了婚礼的“上亲”席。

李光世对学生的好,体现在不少小事上。在他的挎包里,装着从2005级到2014级他所教过的学生名册。除了学生姓名、籍贯、联系电话之外,他在名册里加了两栏:是否有兄弟姊妹、爱好。

为什么要填上有无兄弟姊妹?“有兄弟姊妹,可能意味着家庭条件不好,这是我需要重点关注并帮助的。”李光世首次说出了这个“秘密”。

2012级女生辜依平、余若澜,2014年被交流到韩国首尔的建国大学学习。获悉学校不提供住宿后,两人懵了:即便合租,各人住宿费也要2500元人民币。两人进退维谷之际, 李光世找到她俩:“我在首尔有一套房子,你们去住,不收房费。”她俩顺利留学了。李光世对记者说:“她们的父母压力会小一点,我这个当老师的也算是尽了一点心意。”

提到雷锋,李光世说:“湖南人个个都是雷锋。”2009年,其妻子被蜈蚣咬伤。情急之下,他敲开了邻居的门;中国邻居二话没说,帮他将妻子背下楼,并叫来救护车送往医院。

李光世坦言:“我的事业在中国,我小孩从岳阳的小学开始,一直考到了北京大学,我的家在岳阳。我想在中国长期任教,让更多学生说一口流利韩语;退休后拿上绿卡,和家人定居岳阳,留在这座风景如画的城市。”

在李光世的影响下,来自韩国的教师白昌镇从2009年开始,每年出资6000元,为“希望之光”奖学金增资。

B 琴房里的白坎肩

让小提琴专业大三女生彭嘉行难忘的,是俄罗斯老师安娜琴房的白坎肩。

由于拉小提琴需要舒展开身体,衣服要求穿得相对较少,冬天练琴时,安娜会在琴房备上一件白坎肩,学生脱下羽绒服,安娜就把坎肩给他们披上。

“第一次给我披坎肩的时候,我眼泪都没有忍住。”彭嘉行说,“有时候咳嗽一声,她就会主动过来问情况。那种感觉就像妈妈一样。”

同在安娜这里学小提琴的王璐璐补充说,岳阳的冬季很寒冷,期末考试是在音乐厅举行,每次考试时,安娜都会带来热水袋,让学生们暖一暖手。

安娜乐当“志愿者”。玉树地震发生后,她主动为灾区孩子献上一份爱心。得知音乐学院师生举办赈灾义演,她积极参加,捐出一份善款。为了让湖南人更好地了解俄罗斯艺术,2008年,她自费在湖南大剧院开办了自己的专场音乐会,邀请长沙市民及高校师生前来观摩。

同样来自俄罗斯的声乐教师叶莲娜,也是一个“热心肠”。2012级学生张未来,跟着叶莲娜学习声乐,“打花舌”怎么也学不好。在叶莲娜一遍一遍地教授后,张未来依然没有成功,竟当着老师的面哭了起来。“你可以的,慢慢来,永远不要放弃!”叶莲娜鼓励之余,依然耐心地教。

来自益阳农村的熊嘉裕,还记得第一次见叶莲娜的场景。“她一个个问我们的生日和父母的职业,用心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得知熊嘉裕家庭困难,叶莲娜经常找机会免费为他补课;他嗓子发炎了,叶莲娜给他买来“清音丸”。学生张仲琦长了青春痘,叶莲娜专门从俄罗斯买来特效药……

作为叶莲娜的得意门生,顾汉林对恩师感激不已。正是在叶莲娜的精心指导下,顾汉林捧回了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湖南赛区铜奖、第三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大赛全国本科一等奖。

C “外教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我”

“因为露尔,我才喜欢这门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二学生何奖德说。

何奖德英语底子薄,但每次面对英语老师露尔·皮蕾,总有些“难为情”:明明很想睡觉,可就是像打了鸡血一样,有一种要奋不顾身去学习的冲动。“我希望每个孩子都对学习感兴趣,因此我会在教学上多想办法。”露尔说。

这位2004年来自塞舌尔的教师,也是一个“洋雷锋”。得知学校没有高质量的英语广播节目,她主动跟广播台台长商议,开办了“英美风采”节目。作为节目主编,她每周都到广播台策划、编辑、主持节目。

露尔利用课余开办了一个英语演讲班,每周给英语爱好者授课。翻开她的英语演讲班花名册,可以看到不少学生在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周扬喜获2004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二等奖,黄舒琦荣膺2005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湖南赛区非专业组一等奖……

在露尔的带领下,学生们走出了校园,走进了洞庭湖湿地,走进了聋哑儿童的福利院。学生胡莹是露尔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追随者”,从一个“宅女”蜕变为“公益达人”,她感叹:“外教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我。”

“来到雷锋的家乡,我处处都能碰到好人好事。学习雷锋好榜样,需要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露尔说,“雷锋精神是没有国界的。助人为乐的价值观,应该被世界人民所学习。”

Joel是一名来自澳大利亚的外教,也有一颗火热的心。他经常辅导学生的英语学习,自己班上有一名特困生,思想负担重,学习成绩一度下降得厉害,Joel主动和这个学生交朋友,经常邀他去家里做客,鼓励他学习。“Treat comrade as warm as spring(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Joel活学活用地说。

D “人家帮我永世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Allen是来自美国的外教。熟悉他的人都这么评价:热情诚恳。发现他人遇到困难,他都会倾力帮助。一天,看到校园门口停着一辆义务献血车,Allen不假思索爬上车,卷起衣袖要献血。现场医务人员都为其热情所感动,但考虑他年纪较大且体质较弱,谢绝了他的好意;而Allen却依然坚持:“我想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做点什么。”

Wilfried Wischniewsky是德国人,2004年3月来到湖南理工学院后,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针对校园交通状况,他提出了“设置校园减速带”的建议,得到采纳,全校目前共安装10条减速带;结合学校开展的节约型校园建设,他提出学校能源节约方案,根据这一提议开展的校园节水节电活动,2008-2009年为学校节约水电费56万元。他还乐当学校基建维修的“编外监理”,在学校外籍教师宿舍装修过程中,他按照实用、美观、节能的原则提出合理化建议,目前新装修的外教宿舍楼卫浴、厨房都是他设计的。

在师生眼里,2001年来湖南理工学院任教的油画教师弗拉基米尔·加宁,是俄罗斯“雷锋”:看见楼道里的照明灯白天还亮着,第一个跑上去关掉;工作室门锁坏了,他从家里找来工具,忙乎一阵,门锁修得完好如初。“不麻烦别人,又给自己带来快乐,这种事情为什么不做呢?”弗拉基米尔有着自己的“雷锋观”。

在一次公益活动现场,弗拉基米尔表示:“不管在哪个国家,雷锋都应该是人们的偶像。我不敢说自己是‘洋雷锋’,但能够像他一样帮助别人,让我更快乐。”

早在2004年,弗拉基米尔就荣获“中国友谊奖”和“潇湘友谊奖”。在今年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期间,他受到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

每年学生毕业之际,是李光世最忙的时候:动用关系为学生找工作。从青岛,到南京、上海等地,有韩国企业和朋友的地方,李光世几乎跑了个遍。近年来,他推荐到韩亚航空、LG化学等公司就业的毕业生,达20多人。“我打算在长沙、广州等毕业生集中的地方,组建学生联谊会,为学校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帮助。”李光世说出了以后的打算。

“给学生找工作,是他的志愿行动。考虑到他联系用人单位有些开支,学校主动提出来要给他报销,可他从没有接受过。”湖南理工学院国际交流处处长陈钰说。

“中国有一句话叫‘人家帮我永世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在岳阳工作、生活期间,大家给了我太多帮助,我希望自己能多做好事,多学雷锋。”李光世说到这里时,深情眷眷。

【评论】

让“雷锋精神”传遍世界

亚平 念伟

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群可爱又可敬的“洋雷锋”。他们不远万里,来到雷锋的家乡,入乡随俗,心存感动,学习雷锋,不仅是“中国好老外”,更是雷锋家乡的“活雷锋”。

不管是真心帮助学生进步,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还是推荐毕业生就业,从湖南理工学院这些外籍教师的言行中,“雷锋精神”就是服务社会、奉献他人的代名词。外国人竞相学雷锋,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中国“雷锋精神”的理解。作为雷锋家乡人,我们为有这么多“洋雷锋”鼓掌,更为我们民族的魅力感到骄傲。

雷锋是一种精神,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一种含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奉献精神,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可以学习,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雷锋更是一种行动,是不管身处何地、不论种族异同,都能够自觉践行真善美的实际行动。

在雷锋的家乡,我们期盼能有更多的外国人认识和传播“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更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学雷锋的队伍,让雷锋家乡人真正成为雷锋精神的传人。

【相关链接】

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

2014年,中俄两国正式建交65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倡导设立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 这是两国领导人着眼中俄关系长远发展采取的重大举措,对于促进中俄世代友好及双边各领域务实合作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3月28日,主题年活动在俄罗斯开幕,闭幕式将于2015年底在北京上演。“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由中方主办、俄方配合的活动达177项,涉及艺术、科学、教育等领域,其中湖南省主办4项,湖南理工学院承办了中俄师生艺术巡讲和巡演两项活动。(司念伟)

友谊奖

为感谢和表彰外国专家在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技术、教育、文化等建设事业以及人才培养中所做出的突出成绩,我国各级政府都设立了“友谊奖”。“中国友谊奖”,是中国政府授予来华工作外国专家的国家级最高奖项,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2002年,湖南省政府设立了“潇湘友谊奖”。岳阳市政府也设立了“巴陵友谊奖”。湖南理工学院的外教中有1人获“中国友谊奖”,5人获“潇湘友谊奖”,6人获“巴陵友谊奖”。(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