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山城印记(外一章)【周勇军】
2015-05-27 09:52:1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勇军] [责编:黄晓辉] 字体:【

山城印记(外一章)

在昔日的大草坪,如今建起了红军标语陈列馆。

□文/图 周勇军

炎陵,过去叫酃县,是个典型的山城。它位于罗霄山脉的井冈山西麓,中华始祖炎帝就葬于该县境内。

过去,酃县县城很小,有人形容只要汽车进入境内,就要赶紧踩刹车,不然就会冲进江西的宁冈。这话听起来有点夸大,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在我的记忆里,县城的繁华区是菜市场、电影院一带。那个菜市场,全长也就是50来米。白天,附近的菜农会挑着时鲜蔬菜、土特产来此交易。到了夜晚,这里就成了人们聚集的场所。大家坐在菜市场的木头上,抽着烟,谈天说地。

冰棒厂也是个热闹的场所。因为靠近电影院,一天到晚生意都好。3分钱一根的冰棒,5分钱一杯的冰水,可让人回味三天,至于1角钱一碗的绿豆沙简直就是一种奢侈。

再说说紧邻冰棒厂开的一家国营饭店,在我眼里那就是现在的五星级酒店。为了能吃到一碗2角钱的光头面,就要捡几天的牙膏皮。那面的滋味,一想起来就腮帮子发酸,口水也不知不觉地淌了出来。

生在酃县的人,孩时都是吃着野果子长大的。按现在的话说都是原生态的好东西。那一串串脱了皮的茶泡,一片片透亮肥厚的茶耳,一粒粒红得发紫的杨梅,无不成为我对酃县的乡愁。

斗转星移,随着时代的变迁,酃县这座山城也发生了巨变。菜市场成了贸易大市场,弯曲的斗笠河也拉得笔直,两端是漂亮的居民小区,宽敞的街道旁高楼林立,现代化气息愈加浓厚。特别是高速公路、铁路的开通,原汁原味的酃县已渐行渐远。只有那保留下来的一些麻石小道,土墙上的几幅红军标语,仿佛还在向人们倾诉着酃县的过往……

孩时天堂

每次回到炎陵,我都要到大草坪里走一走、看一看。

大草坪里已面目全非,有点印记的就是洣泉书院了。望着这栋历经风雨的民俗建筑,我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思绪一下就回到了孩时。

上世纪60年代的大草坪,绿草成茵。它没有台湾青的娇嫩,也没有进口草皮的富贵,然而生命力却非常顽强,它耐得住炎热,经得起严寒,尤其是散发出的青草芳香,让人回味一辈子。

大草坪,是酃县的政治文化中心,所有的隆重集会和大型活动都在这里举办。之所以这里是我孩时的天堂,是因为,每次放学或礼拜天,我和胖子、乱弹琴、谭德生、刘秋发、肖四毛等小伙伴都要来到此地尽情地玩耍。滚铁环、打纸枪战、抗脚战、翻筋斗、抓特务,一个个玩得满头大汗,兴趣十足。

大草坪里的灯光球场每当有赛事,全城就像过年一样热闹。不等天黑,人们就带着板凳,守候在这里,准备一睹为快。灯光一亮,哨声吹响,欢呼声响成一片。

现在的大草坪里,虽然一些印记消失了,但新建的一座红军标语陈列馆里,更能把人们的思绪带进腥风血雨的大革命时期。为了新中国的建立,酃县儿女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因此,酃县不仅处处都有我儿时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这座英雄的山城,为我的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