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文化视点 > 正文
“红色潇湘”,题材宝库
2015-05-10 08:03:17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薇] [责编:彭彭] 字体:【

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丕学:

“红色潇湘”,题材宝库

周丕学 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记者 陈薇

近几年来,我省在党和国家的重要节点,创作了一系列主流影片。譬如建党90周年,拍摄了《湘江北去》;辛亥革命100周年,联合出品了《辛亥革命》;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创作了《毛泽东与齐白石》。这些影片及时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斩获国内外多个重要奖项的同时,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坚持‘红色潇湘’创作,是我们一贯的传统。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坚持。”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丕学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此话题深感自豪。

“湖南是一片红色热土,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人物。其中有毛泽东、刘少奇等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这里发生过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的题材宝库。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某一个人物在某一段时间发生的事,都可以成为一部电影的素材,关键在于如何去挖掘,如何进行再创作。”

近5年,潇影集团保持着每年8部以上的电影生产量,由其出品的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电影除了《湘江北去》、《辛亥革命》、《毛泽东与齐白石》,还有《喋血孤城》、《通道转兵》、《湘南起义》、《青春雷锋》、《少年毛泽东》等。

周丕学坦言,拍摄这类主流影片,潇影集团还存在一些短板。“我们在拍摄角度上还缺乏一种大视野,在技术手段运用上缺乏大制作,在市场营销上缺乏大卖点。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具有创新思维的艺术创作人才,需要拓宽影视资金的融资渠道,需要研究市场特别是高票房电影作品的规律和趋势,我们也更需要在政策上给予进一步扶持。”

这类主流影片往往只“叫好”不“叫座”?周丕学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在他看来,虽然商业影片更能吸引以年轻人为主体的观影人群,但这并不代表严肃题材的作品就只能“叫好”而不能“叫座”。“近期上映了一部叫《战狼》的影片,同样是严肃题材,它的票房收入却过了5亿元。这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与借鉴。”

周丕学说,为时代讴歌,我们要生产出反映这个伟大时代、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繁荣电影事业,推动湖南电影的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企业,带领“潇影”走向更好的明天。

“红色突围”,叫好叫座

电影《湘江北去》剧照

湖南日报记者 陈薇

近几年,由潇湘电影集团出品、以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主的一系列主流电影相继荣获多项大奖。

电影《湘江北去》荣获第十四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提名奖、中宣部第12届“五个一”工程奖;电影《辛亥革命》荣获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中宣部第12届“五个一”工程奖、第31届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第11届长春电影节最佳华语故事片奖;电影《毛泽东与齐白石》荣获中宣部第13届“五个一工程奖”、第23届“上海影评人奖十佳影片奖”、第十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

摘得多项大奖的同时,这类主流电影也打破了只“叫好”不“叫座”的宿命,赢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其中电影《辛亥革命》取得了票房过亿的好成绩。

“应该来说,这是‘潇影’厚积薄发的力量,它离不开每一位潇影人为之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康健民,就曾是这样一位热血“潇影人”。在他的印象里,早在上世纪90年代,潇湘电影制片厂就生产了《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刘少奇的44天》、《秋收起义》、《国歌》、《毛泽东在一九二五》等多部影片,创造了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的“红色潇影”现象。

时代在变,观影的人群在变,观众的口味也在变。时下,以年轻人为主体的观影人群,由于对于那段红色记忆、红色历史甚至是革命老前辈的认知度不高,这类主流影片开始遭遇“叫好”却不“叫座”的尴尬。

幸好,还有一群“潇影人”在坚守“红色电影创作”。除了坚守,他们也在不断探索时代变化下这类主流电影的“新”语言。电影《湘江北去》 讲述了毛泽东、萧子升和彭煌等年轻人怀抱救国理想,踏上不同的救国道路的故事。为了让当代年轻人接受这段历史。该剧另辟蹊径,一改以往献礼片厚重的主调,洋溢着青春的激情。编剧王青伟深情抒写了这一群“北漂”青年之间珍贵的友谊。电影《毛泽东与齐白石》 选取毛泽东和齐白石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碰面,第一次讲述政治家和艺术家的故事,整部电影犹如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传递给观众的是诗意的平淡和暖心的温情。制片人陆小惠则坦言,在拍摄过程中,为保持这一“温情”风格,他着实费了不少心思。

年逾七旬的“潇影”老导演张今标,如今仍在拍戏。据他回忆,当初“潇影”扩大,四处招兵买马时,他带着与一个朋友合作的剧本《幽灵》,5分钟在派出所注销了北京户口,来到了细雨迷茫的长沙。《幽灵》也成了“潇影”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毛泽东与他的儿子》、《刘少奇的44天》等红色主旋律影片都出自他之手。

问及这位老导演有什么理想时,他毫不犹豫地说:“让我们拍的主流电影进影院!又叫好又叫座!”

票房不是评价影片唯一标准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 饶曙光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这类主流电影,我们不能单单从“票房”这一个层面去评价,而是应该有一个更宏观的指标。这类电影,我们要更看重它的有效传播性。

同时,我也要向湖南表示我的敬意,因为在一直坚持、坚守“红色电影”的创作。尽管某些电影在市场上的效果不是太理想,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不能完全归咎于电影创作本身。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市场体系建设出现了同质化,建设的院线大部分是商业影院。另一方面,是我们的观影群体年轻化。去年有一个统计,80、90后的观众贡献了票房的80%。这就是说,如果一部影片不被年轻观众所接受,它就很难有一个好的市场表现。

当然,我们也要正视这些问题,要做多方面的努力。譬如,建立特色化的院线,形成差异化的市场体系,保证这类主流电影的排片量,让它们找到一个广泛传播的有效方式。同时,也要提升这类电影创作的质量,塑造个性化人物、说“接地气”的语言、运用高科技特效等,让这类电影变得更好看,从而使它们能够得到更有效、更广泛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