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每周评论 > 正文
“神圣”不容“消解”
2015-04-17 09:03:29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朱永华] [责编:黄晓辉] 字体:【

“神圣”不容“消解”

朱永华

我们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文明、自由、开放、包容的时代。改革开放30多年带来的是全景式的巨变:物质生产力极大的释放,不仅让人们从经济的极度困窘中走出,政治社会氛围的嬗变,也让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异常丰富和舒展。享受多彩的文化生活、表达不同的人生情怀、追求各属自己的追求有了现实的可能。

不可否认,与市场同步“繁荣”起来的是一种杂糅了消费主义、犬儒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消极氛围,追求物欲、放纵自我、无所顾忌、傲视一切、解构经典成为它们共性的表征。而其中很典型的一种现象是对“神圣”的“消解”——抹黑民族英雄、丑化伟大领袖、蔑视规则法律。这种“新潮”却是变味的价值认同在社会上大有空间,在一些圈子里成为“时尚”,在网络上被传播、在社会上被扩散,甚至为数不少的知识白领和党员干部也裹挟其中。

在公民时代,在法治的阳光下,对历史、对英雄能以科学理性和“平常心”看待,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但是如果不是以事实依据为基础,以科学逻辑作为尺度,只是追求心理满足的“重口味”,信口开河、人云亦云、哗众取宠,只能说是无趣语低俗,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则是党性原则的严重失守,甚至是违法犯罪。

不错,饮食男女、平凡和琐碎是生活的主体。人不可能开口闭口都是“主义”和“理想”,但是人需要信仰,需要有所敬畏,它在我们心灵的最深处、在我们生命的最高层。没有它,我们走不出那个茹毛饮血的荒蛮时代;没有它,一个民族就没有凝聚的力量和前进的动力。

中国人信奉“道”,天有道,人亦有道;西方学者马斯洛理论的关于人的需求里面讲到几个高层次的需求“被尊重”、“归属感”、“自我实现”,而被外部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的前提就是自己对“外部”的尊重。“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社会关系”中,我们就要坚守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中存在的“神圣”,否则,就容易在浮华和喧嚣之中丧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