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金鸡梦》与湘南地域民俗话语
2015-04-09 08:26:4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杨增和] [责编:彭彭] 字体:【

《金鸡梦》与湘南地域民俗话语

□杨增和

唐曾孝10年磨一剑的长篇小说《金鸡梦》,最近由漓江出版社出版。这是他的第10部文学作品集。这部作品用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地还原了湘南自然风貌和乡风民俗,以及底层农民的生存状态、素朴的情感和人生理想。

《金鸡梦》叙述焦点是以金鸡岭为中心的农村改革中农民的命运变迁。随着农村的变革和新价值观念的变化,农民开始从对土地的依附中游离出来,三户农民两代人进城、出国发财圆“金鸡梦”。作者从广阔而厚重的地域文化视野中,审视农村联产承包给农村带来的深刻变革,从农村发生的变革、现实语境和精神构建等层面书写农村改革蕴涵的深层次矛盾,前瞻性地预示农村发展前景。

作品描写金鸡岭的民俗文化,体现了浓郁的湘南地域文化特色。金鸡岭,是因从九天飞来金鸡而出名的,以此地寓意发展的金鸡传说。相传是在很久以前的九天仙界一对金黄色的金鸡在金鸡岭落窝,生下一窝十只金灿灿的小金鸡。小金鸡长大又生小金鸡,有福气、讲孝道的村民,时不时揽到小金鸡,捡到金鸡蛋,就是一坨坨金灿灿的黄金。金鸡岭人做起金鸡梦,金鸡梦成为这里的人世世代代追求的人生伟大目标。金鸡岭风景秀丽,更有很多美丽的传说。蒋老文在月亮下读书,感动月亮公公,有意成全他,用脚蹬了三下,月亮便往下坠,落到地坪上,酷似活脱脱的月宫,这后生仔月亮下读书,亮如白天,学业有成。作品对一些匪夷所思的怪异生活景象的描写,演绎着湘南农村漫长而神秘的社会生活内涵,可见这些奇异民俗风情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小说的结构艺术体现出传统小说特色。全书分春夏秋冬四卷,春卷:奔走富路;夏卷:激烈较量;秋卷:喜事频传;冬卷:结局奇特。运用中国传统话本小说的章回体的标题,如:小神童进城“吃螃蟹”,大口岸拥来巨贾佬;申半仙刷掉穷对联,养鸡王办起养鸡场等,将读者的审美注意吸引到小说文本中。注重小说的艺术技巧,采用悬念设置和情节突变的戏剧化来建构小说,作品从建癫子写起,建癫子夫妇从澳大利亚留学回来,过去的建癫子到现在留学回国的博士申国建,悬念迭出。书中有大巧、中巧和小巧,合理铺垫,将两代农民的冲突在改革大潮中交织展开,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作品用朴实的生活化语言展现农民的社会生活,口语和方言贯穿到作品之中,体现了湘南地域文化特点。人们用方言取外号,如“鬼画符”、“打赌桥”、“梦铁鸡”、“申半仙”、“广播歪”、“辣椒婆”等,生动形象。运用民间流行的俗语、打油诗、顺口溜等,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增添了作品的可读性。作品大量用到了顺口溜:“出工一条龙,下田一窝蜂,做起事来像相公”;“只要圈圈(工分)到手,管你田里收了几斗”;“你上坡,我上坡,大家圈圈一样多”。改革开放后的农村,“责任制是个宝,用到哪里哪里好”,“包干到了户,家家是干部”,“种好地,收完粮,农民成了自在王”等等。

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这句话用来描述唐曾孝的小说语言,十分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