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三代“森林的眼睛”
余宏亮 图/张杨
湖南日报记者 刘跃兵 通讯员 杨丁香 唐世日 李光平
名片:
余宏亮,1983年出生。他的爷爷余德明、父亲余锦柱曾是江华瑶族自治县海拔1300米尖子岭瞭望台的森林瞭望员。余德明是共和国第一代全国林业劳模。余锦柱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2月,余宏亮成为守望50万亩林海的第三代“森林的眼睛”。
故事:
3月20日,江华瑶族自治县尖子岭瞭望台久雨初晴。戴着500度近视眼镜的余宏亮,却无心享受明媚春光,紧张地用高倍望远镜观察林海的变化。
余宏亮2005年大学毕业后,在深圳的工作既稳定又轻松。他还计划着在深圳买房,把父母都接过来。2012年,父亲余锦柱却不停地给他打电话,催促他上尖子岭担任森林瞭望员。
余宏亮的爷爷余德明从1953年参加工作,到1980年因病退休,一直在尖子岭瞭望台工作,创造了23年火警报告无差错记录,观测经验编入全国森防教课书。1978年,余德明培养的两名接班人都不辞而别。只好由刚高中毕业的余锦柱接了班。
37年来,余锦柱4次被雷击,10多次被毒蛇咬伤,火情预报准确率达99.7%,名列全国前茅。转眼,余锦柱也快退休了,同样找不到接班人。无奈,他想让余宏亮接班。
为此,父子两经常在电话里争论,甚至是争吵。最后,余锦柱使出“杀手锏”:“你不接班,我就一辈子不下尖子岭。”
2013年2月,余宏亮接过尖子岭瞭望台的全部家当:高倍望远镜、15公斤容量的背水桶、饭锅、小型发电机和因为缺电、时常不能用的电视机。
重峦叠嶂,林海茫茫,余宏亮开始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更不用说准确预报火情、火位,区分生产性用火与火灾。余锦柱耐心地指导他辨认山头地形、交通道路等。给他讲解两代人总结出来的“望两面,察浓淡,分季节,析雨晴,测远近,观动静,别粗细,区缓急”瞭望经验。而难熬的是晚上,从大都市到只有一个人的山顶,余宏亮强忍着心里的落差。
两年过去,余宏亮坚持了下来,他还像爷爷和父亲一样,成了瑶山林区的“活地图”。
上山的路,特别是靠近瞭望台的山路,只有瞭望员一个人走,因而要经常“砍路”。去年10月的一个下午,余宏亮见天气不干燥,心想应该不会有山火。于是,他离开瞭望台去砍山路。16时50分,父亲一个电话,把干得满头大汗的他劈头盖脸一顿好骂:原来,县森林防火办接到林区群众的报警,组织力量把一处山火扑灭了。幸好,火情不大。
“从此,我的心始终是悬着的。我要像爷爷和父亲一样,做一名优秀的‘森林的眼睛’。”余宏亮说。此后,他的火情预报,及时又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