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每周评论 > 正文
莫让民生工程沦为“敛财工程”
2015-03-24 08:17:29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英] [责编:唐能] 字体:【

  张英

  近年来,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投入和项目覆盖面不断增加,贫困农户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但与此同时,由于监管乏力,这一民生工程在一些地区悄然沦为少数基层干部的“敛财工程”。一些地方危房改造资金被基层干部非法侵占,国家惠民资金被“雁过拔毛”。

  据住建部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4年,中央累计安排1191亿多元资金支持农村危房改造。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将加大城乡危房改造力度,农村危房改造366万户。如此利好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却变异成了地方官员的敛财工程,以至“获批一万,到农民手中只剩五千”。

  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被基层干部侵占,其实并不是新鲜事儿了。为什么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恐怕还是源于干部们手中“不受约束的权力”,中央出台的惠民政策本来是一部“好经”,到了下面却被念歪,除了政策在基层的实施过程中欠缺透明度,也是监督不力所致。由于信息不对称,一些基层干部宣传不到位,不少老百姓对政策了解不多,甚至不少农民可能都不知道有“危房改造资金”这一政策,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常常发生冒领、克扣、截留等现象。

  另外就是,基层干部往往有着“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将所辖领域当成自己的自留地,每有惠及农民的政策出台,便顺势自肥。面对基层干部的这些行为,相对弱势的农民群体无法通过有效手段进行监督,而上级政府部门在末端管理与监督上也有所不足,没能及时全面地调查惠农资金的发放情况,使得“雁过拔毛”的行为难以遏制。

  中央对农村、农民的重视,显然不能在最后的环节功亏一篑,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加大监督力量,加强信息公开,畅通民众举报渠道,并要严厉处罚“雁过拔毛”的基层干部,建立事后追责制。只有多管齐下并切实执行,才能让惠民政策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