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新声 > 正文
干部姓“干”
2015-03-07 09:05:27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唐能] 字体:【

  □林彬

  党员姓“党”,干部姓“干”。作为党员干部,既要忠诚,又要干事。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蛮拼的”,是对各级干部拼命干事创业的肯定;“党看干部主要就是看‘肩膀’,看能不能负重,能不能‘超负荷’”,又是对干部迎着困难上、甩开膀子干的要求和期望。

  古往今来,人们对官员的评价可能有很多方面,但最基本的一条应该看是否为老百姓办事。商鞅明知变法会冒很大的风险而坚定推行,助秦国成就霸业,遭车裂而不悔;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为世人所称道,而其一心事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更是令人感慨;林则徐严厉禁烟反遭革职,展现的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情怀、大担当。总之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干部一心干事的本色不该变也不能变。干部的成绩是一点一点干出来的,能力也是一点一点干出来的,口碑更是一件事一件事实实在在干出来才为老百姓所称道的。

  今天,同样是当干部,有的之所以能模范全党、百姓称赞,就在于他们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的担当精神。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身患肝癌不下火线,带领群众誓斗“三害”,永远活在百姓的心中;孔繁森带着“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信念远赴西藏,殚精竭虑,殉职雪域高原;牛玉儒怀着“在岗一分钟,敬业六十秒”的激情,忍受病痛折磨,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这些人物群像宛若日月星辰,光耀中华。相反,当干部如果不干事,在其位不谋其事,碌碌无为,终将辜负群众的信任,遭到历史的否定。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中华文化基因中这种重担当的操守,始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穿越时空,令人遵从。当前,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改革需要涉险滩、趟深水、啃硬骨头,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尤其需要每一名干部都担当起应该担当的使命、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完成好应该完成的工作。干部干事,首先要有“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自觉,主动想事、自觉干事、善于成事;还要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韧,看准的事就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见成效誓不休,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更要有“功成不必在我期”的胸怀和境界,干部有任期、事业无穷期,若总担心自己种树、后任乘凉,怎么可能去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更何谈接力奋斗、永续发展。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任上干什么,身后留什么?是每一名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必将面临的人生考题,值得深长思之、好好把握。

  (作者单位:省委办公厅秘书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