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杨梅林
我今年75岁,退休14年多了。当年在岗时,长期从事党政干部教育,任教经济学等学科。但近十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自觉地进行了调整,不再外出讲课,而是到市老年大学文学班、诗联班、摄影班听课,自己阅读和尝试写作。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多少有了一些体会。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老年人只要肯学习,同样会有长进的。我大学学的是外语专业,中文基础一般。但我通过持之以恒的勤学苦练,在写作上就有明显的提高。2008年秋,湖南理工学院老教师、在岳阳诗联界久负盛名的王自成先生去世。王先生是我在湘阴一中念高中时的老师,我当时写了《情深谊重五十年》一文,表达对恩师的深切怀念。文章很快在《岳阳晚报》发表了。
我觉得要学一点东西,就要口问手写,勤做笔记。2010年我平生第5次去北京,待了半个月,与在京的三位老同学分别朝夕相处,促膝长谈,了解了他们经历的许多情况。回岳阳后就足足写了一个月,除整理了一大本图文并茂的《北京纪行》文史资料外,还给他们每人写了一个小传。他们看了都很感动。其中一位系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法语教授,其妻系同院英语教授,他们结婚已几十年了。她读后深有感触地对丈夫说:“你们老同学真是感情深厚,老杨比我还了解你呀!”
抓住历史人物或大事件,深挖细究,也不失为学习的一个好办法。2012年在晚清重臣、著名爱国将领左宗棠诞辰200周年之际,我广泛收集和深入研究了有关历史材料,撰写了《收复新疆,名垂千秋》一文。该文后来在《湖南日报》发表。
利用受人之托、帮助他人的机会,也同样可以取人之长、达到学习的效果。孔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今老同志晚年都想著书立说,给后人和社会留下一点精神遗产。我的二哥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加工作的,离休后总想写一部自传,无奈力不从心,于是这个任务就落到了我的肩上。在他生命弥留之际,我帮他实现了最后的心愿。近年来,承不少老领导、老朋友、老同学的抬爱,他们写的书或文章送我阅读、修改,这既是他们对我寄予厚望和高度信任,也是我向他们学习的良机。我尽我所能,提出些修改建议,有的还写了读后感。
如今的老年人退休养闲,都喜欢学点诗词,以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我在这方面起步虽较晚,但跟着诗词班学习,获益匪浅。在我年届七十之际,我的许多学生为我祝寿,我欣然命笔写有《七十感怀》二首。诗云:
(一)
喜历韶华七十秋,当年奋发未曾休。
抚今追昔心潮涌,流水高山雅韵酬。
破卷攻书缘抱负,培桃育李获丰收。
平生自是甘淡泊,皓首犹思为众俦。
(二)
四方宾客会星城,谊重情深喜气盈。
往日黉门磨砺苦,今朝砥道奋蹄行。
新知旧雨同欢笑,秋月春花乐晚晴。
放眼长空云路阔,愿君个个赛豪雄。
我觉得退休了,完全不想事、不干事,坐享清福,虚度年华,并不是好事。而坚守本分、坚持学习,实现老有所乐和老有所为,会使生活更充实、身心更健康。这样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幸福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