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四箴亭【罗新苗】
2015-01-16 11:39:07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黄晓辉] 字体:【

四箴亭

□罗新苗

岳麓书院的建筑,从功能角度讲,主要分为教学、藏书和祭祀三大类,前两类以讲堂、教学斋、御书楼等为代表,而文庙、濂溪祠、四箴亭等则为祭祀类建筑的主体。文庙祭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先圣先师和先贤,濂溪祠、四箴亭等则以专祠的方式,祭祀周敦颐,程颢、程颐等学派创始人和开拓者。其中四箴亭就是纪念程颢、程颐兄弟。程氏兄弟世称“二程”,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成语“程门立雪”中的“程门”就是指的程氏兄弟。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程氏兄弟曾问道、求学于湖湘学派的开创者周敦颐门下,周敦颐创造的“心性义理”,首次把湖湘文化提升到哲学范畴。二程兄弟依据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一克己复礼的思想,制定了“视、听、言、动”四箴言,并篆刻石碑立于岳麓书院,以此规范学生言行举止。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中国人创造了礼。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规则,从制度上约束人与人相处的准则,并且树立起“克己复礼”的道德模范,作为学习参考的样本,这是中国传统道德秩序能维持几千年的重要社会管理学基础。

岳麓书院绵延上千年,弦歌不绝,开创了近现代有名的湖湘学派。作为古代书院特有的规制,在书院为影响力大的师生设置专祠,进行模范教育,确实有助于推崇学统,标榜学派,以达到劝诫勉励,使之见贤思齐的目的。《礼记》曾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在古人眼里,推行祭礼、宣扬模范,更是成为治理国家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发展到理学盛行的宋、明以后,各种祠堂、碑坊林立,更是成为当时世界上的一个特色。

礼在多数情况下,其实就是人与人相处的准则。从说文解字的角度分析,祭与忌合在一起就是繁体字的“礼”。人的身体按照天道,做出各种动作就是礼。中国古代关于礼的规定十分细致,从小到普通百姓见面聚会的拱手礼、餐桌礼仪,再到成人礼、冠礼,以及国家民族的祭祀礼、国礼,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套完整的礼制规定。可以说,先有“礼”,后有“理”。

在岳麓书院,抚摸着记录湖湘文化历史传承的一块块石碑,我们可以看到,不只是程氏制定的“视、听、言、动”四字箴言,到后来朱熹、张栻拟定的“忠孝廉洁”、“整齐严肃”,以及清代山长王文清拟定的《岳麓书院学规》,关于为学、为人的言行举止方方面面,乃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人情怀,都藏之于“礼”,又蕴含于“理”。

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吃人的礼教”,摒弃了传统礼制中的“三纲五常”一类的糟粕,推进了历史和文化新的进步。然而,就像泼脏水不能把水里的孩子一同泼了一样的道理,作为传统文化最优秀的部分,对礼仪道德的追随,对学达性天的追求,我们是断然不能轻易抛弃的。

徜徉在岳麓这个千年庭院,亲近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石,爱晚亭的喧嚣、自卑亭的静谧、风雩亭的古朴、吹香亭的空灵,安居一角的四箴亭,犹如她天井中那棵高大的柚子树,你不抬头,就看不到它树上年年挂满的硕果,但是你抬不抬头,丰硕的果子都年年长满、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