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色旅游专列进侗乡 资料图片
万人哆吔大团圆 吴炳 摄
“通道转兵”会议旧址。 张红 吴大泽 摄
坪坦逥龙桥 杨少权 摄
赛芦笙 杨少权 摄
侗锦传承人粟田梅编织以“中国梦·侗锦情”为主题的80米全球最长侗锦。粟汇华 摄
芋头侗寨 杨少权 摄
文/本报记者 柏润 通讯员 胡益龙
渠水河畔,侗歌嘹亮。万佛山下,红歌铿锵。
80年前,3万红军在这里谱写了波澜壮阔、撼天动地的革命交响乐章;
80年后,24万通道儿女在这里续写了“让通道走向世界,让世界走入通道”的发展传奇。
12月12日,在“通道转兵”80周年之际,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旅游局、怀化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14年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在通道盛大开幕——
红色通道,美丽侗寨。这个红色节日,我们自驾而来,我们乘着红色旅游专列而来,在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地方赴一场红色盛宴——
恭城书院 “通道转兵”纪念馆
纪念重温红色激情岁月
12月12日,在恭城书院的旁边,一座新立起的“通道转兵”纪念馆,将首次揭开它鲜红色的面纱,接受前来瞻仰“通道转兵”雕塑,参观纪念馆和“通道会议”旧址,接受红色文化洗礼的人们。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通道侗族自治县县城出发,西行40余公里,因“通道转兵”而大放光彩的恭城书院,至今还陈列着一盏红军当时用过的马灯。1934年12月12日晚,也许就是在这盏忽明忽暗的马灯下,毛泽东同志“放弃原定方针,转兵西进贵州”的意见,甩开了敌军的围追堵截,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在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毛泽东从这里重新崛起,新中国从这里走向胜利。
没有“通道转兵”,也许就没有后来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遵义会议”。
1927年,浏阳文家市。
1934年,通道。
两次“转兵”,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力挽狂澜,让“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两次“转变”决策地,都十分巧合地发生在相似的地点——弥漫着浓浓书香的书院。相对于文家市的里仁学校(曾经的“文华书院”),通道“转兵”决策地——恭城书院,历史更为悠久。
史载,恭城书院始建于北宋,始名“罗蒙书院”,因书院后耸峙的罗蒙山而得名。后被大火烧毁。清乾隆年间,侗家的一些能工巧匠将“罗蒙书院”在原址重建。因县溪镇至江口(乡)河段称恭城河,后人将它更名为“恭城书院”。这座古色古香的书院,坐东朝西,建筑物沿纵轴方向依次排列在一条轴线上,由正中一条通廊串联成一个整体,挑檐、门窗装修简朴,造型独特。四周砌青砖作护墙,布满青苔的石阶,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这座经历了200多年风雨剥蚀的书院,虽远不及岳麓山书院名气大,但却是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最大而且保持最完整的书院之一。
为打响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在恭城书院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景区后,通道启动了中国红色文化景点圈建设。延伸了红色景点开发链,包括罗蒙山战斗遗址、红军小水红军战斗纪念碑、梨子界、地阳坪红军烈士墓等红色景点;优化了景区周边环境包括按红军长征时的历史原貌修缮宝庆会馆、东宫庙和红军街及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的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红军长征“通道转兵”纪念地景区红色旅游品牌形象,与黎坪会议、遵义会议等纪念地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链条,为世人所铭记。
80米侗锦长卷 百里侗文化长廊
保护传承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道就是一方不用装点的世外桃源,风雨桥、鼓楼、凉亭、寨门、吊脚楼。这一次,我们走进她的红色节日,来窥探她的容颜。
通道到底有多美?红色旅游节上,当寓意着“通道转兵”80周年的80米侗锦长卷徐徐展开,你或许在这幅“穿在身上的侗族史诗”上找到了答案。
蜿蜒的坪坦河边,以皇都侗文化村为中心,沿芋头、黄土、坪坦、陇城、坪阳一带,构成一条50公里的“百里侗文化长廊”。
境内侗族文化遗产极其丰富, 924处文物个个都有故事。马田鼓楼、芋头侗寨古建筑群、坪坦风雨桥、横岭鼓楼、阳烂寨门等文物加上侗族芦笙、侗锦、侗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独一无二的侗族文化元素,成就了通道——侗族文化集大成者的美誉,也向世人打开一扇了解侗文化的窗口。
风雨桥横跨溪河,檐角翘起,绘凤雕龙,久经风雨,仍坚不可摧。跨过福桥,是一片郁郁葱葱、古木参天、翠绿如海的风水林,被侗民珍视为龙脉的崇拜图腾物。一条蜿蜒曲折、古朴厚重的青石板路连接侗寨。寨寨都有寨门。走进寨门,扑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青瓦木楼,巍峨参差,鳞次栉比,挑廊吊柱比比皆是。
沿着湿漉漉的石板路进到寨子深处,有农妇在水塘边洗着衣裳、有老人坐在门口编着竹筐、有小孩在小巷嬉戏……宛如一幅幅静默的炭笔素描,与黛色的山峦和黑色的吊脚楼、鼓楼、风雨桥组成的水墨山水画相映成趣。
“百里侗文化长廊”如同一幅天人合一的中国侗族文化风情的美丽画卷,处处是景、处处惊喜,不愧为中国侗乡的“清明上河图”。
而这条“长廊”上的妇女们,个个也都是心灵手巧。在纪念“通道转兵”80周年之际,百里侗文化长廊沿线各个侗寨的织锦妇女们以特别的方式——手工制作以“中国梦·侗锦情”为主题的全球最大侗锦作品,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国梦的憧憬。
历时五个多月的手工编织品,在12月12日的主题晚会上封编,同时接受世界吉尼斯认证官员的现场认证并颁发证书。
这是一次公益的活动,一次美丽的善举。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或亲临现场声援的方式为活动募捐,所得款项全部用于通道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以及少数民族儿童教育援助等公益事业。按照侗乡人民的意愿,该作品由通道转兵纪念馆收藏。
万车自驾游怀化 “红色合拢宴”自驾游
体验品味快乐侗乡风情
萍水相逢合拢宴,初识胜旧友。一碗油茶,两坨糍粑,话不尽,侗家大歌颂千秋。
“万辆自驾车游怀化”是今年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的重头戏,在今年6月份就已启动,分批组织万名车友到怀化感受红色文化和“三古”(古城古镇古村)文化旅游的魅力。一条精品旅游线路: 通道万佛山—通道皇都侗寨—会同粟裕纪念馆—黔阳古城—洪江古商城—芷江和平城,把我们带入怀化那内涵深邃的历史文化、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之中。
12月份,又特别推出“红色合拢宴”主题自驾游,让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相聚在这个以侗族大歌、侗戏、芦笙著名的美丽侗乡。怎能不唱着“噶老”、吹着芦笙,品着甜醇醉人的苦酒、满口香酥的腌食,“多嘎多耶”呢?
开席啰。皇都侗寨早早摆齐了一道长长的合拢宴。“耶啰耶, 耶啰耶”,随着侗寨主人一声响亮的号子,大家站了起来,众人右手端着酒杯,左手挽着邻伴,唱着转转歌,喝着转转酒,围着长席左转一圈右转一圈。转归各自回原位后,再开怀畅饮,酒歌此起彼伏,处处是欢乐。歌飞扬,闻酒香,酒不醉人人自醉。在侗家人的热情感染下,主人在晃、客人在晃,天在晃、地也在晃……
“芦笙曲悠扬,米酒诱人香,我醉卧风雨桥边,阿妹的歌儿甜,快乐谱成了歌,多嘎多耶嘿……”酒足饭饱后,到被誉为“中国芦笙之乡”的坪坦乡,只要是在各种节庆日,无论走进哪个村寨,你都能看到头戴鸡冠帽、身着各色艳丽鸡尾裙的芦笙乐手,伴着悠扬的芦笙曲,开始一场节日的狂欢。那一竿竿高达数丈的大芦笙直冲云霄,乐手们赤着脚板,和着忽而温柔、忽而猛烈的节奏,踩着并不整齐的脚步,一圈又一圈的舞步旋转。“多嘎多耶”在此达到高潮,可以充分感受作为“歌的海洋,舞的天堂,酒的故乡”的侗寨迷人魅力。
暮色降临,伴着柔美的月色,踏篝火欢舞,听月下芦笙,静静的感受这侗文化圣地神秘的原始古朴、亘古风韵……
链 接
红色旅游辉映三湘
红色湖南,热土潇湘。在这块红色热土上,诞生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等开国领袖,走出了彭德怀、贺龙、罗荣桓三大元帅和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许光达六位大将及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湖南有4人,当时中共党员50多人,湖南有20多人。在1955年至1965年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中,湖南有中将以上的将帅71人,是名副其实的“革命摇篮,伟人故里”。
目前湖南有23个红色旅游区(点)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有A级红色旅游景区34个,其中有韶山、岳麓山—橘子洲、花明楼3个5A级红色旅游景区,11个4A级红色旅游景区;有52个省级红色旅游区。
近年来,湖南大力整合红色旅游资源,积极打造旅游精品,以红色旅游产品吸引人,以山水美景留住人,以红色旅游节会塑品牌,扩大了全省红色旅游的影响力,提升了全省红色旅游的综合效益。
2013年,全省主要红色旅游区(点)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000万人次,实现红色旅游综合收入350亿元,均同比增长20%。
2014年,全省力争全年主要红色旅游区(点)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200万人次,实现红色旅游综合收入420亿元,均比同期增长20%。
到2015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将达到9200万人次左右,年均增长23%;综合收入达到46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0%;直接就业20万人,间接就业100万人。全省红色旅游的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内容体系更加丰富,产业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红色旅游的积极性和满意度显著提升,把我省打造成为品牌特色突出、综合效益明显、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黄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