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雕刻千年文化表情
2014-12-04 12:22:5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焱华] [责编:唐能] 字体:【

  

  刘明生工作照(资料照片)

  □李焱华

  刘明生,泸溪县浦市镇人,1950年5月出生于沅水岸边。从小耳濡目染,深受巫傩文化影响,酷爱雕刻技艺,是当地颇有名的巫傩面具雕刻制作艺人。

  傩面具在当地又称“鬼脸壳”,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手工技艺。泸溪的傩面具,做工精细,种类繁多,有12生肖、36诸天罡以及地狱判官、小鬼、牛头马面等等。如按功用造型可分为祭祀面具、开山面具、跳香面具等,被广泛应用于驱鬼逐疫、傩戏、祭祀等多种民俗活动。经过千百年的保护、传承、演化、创新,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

  深秋时节,我们采访了刘明生。他额高脸宽,双眼有神,说话时笑容满面。他家一楼是他的工作室,摆放各式各样的雕刻工具,墙壁上挂满了神秘、古老的傩面具,大多凶神恶煞、面目狰狞,让人心怀恐惧。

  道明来意之后,刘明生决定展示一下他的木雕手艺。他取出了一段上等桐木,摆正、放平、固定,摆好斧头、锤子、圆凿、方凿、棕线等。然后,拿起锤子与凿子,开始凿刻了。刘明生雕刻技术娴熟,一边凿刻,一边“摆古”。

  刘明生对雕塑有点艺术天分,只要稍事指点,就能心领神会。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明生又认识了泸溪县白羊溪的雕刻师傅汤明泽。1985年夏天,刘明生挑着沉重的工具箱,登上了白羊溪乡水井湾的奇峰寺,见到一位古稀老人,正在雕刻佛像。一番寒暄后,汤师傅问:“你要雕菩萨,你知道人体比例?”刘明生随口而答:“站七坐五盘三半。”

  汤师傅有意考验刘明生雕塑水平,要他雕一座黄灵官像,并讲了要求:灵官,左手握九节鞭,右手擒拿乌龙(乌蛇),脚踏风火轮……甚是勇猛。刘明生根据汤师傅的描述,取出纸笔,几分钟后,廖廖几笔,灵官形象,跃然纸上。汤师傅看了非常满意,并说:“很好,就按此图雕刻!”

  乡民从山下溪边找了段口径约簸箕大的旧榔树,材质好,十分沉重。当时,上山只有一条脚板宽的茅草路,乡民拉的拉,推的推,抬的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上山顶。

  时值盛夏,山上无电。白天,他挥汗如雨,精心雕刻;晚上,他挑灯夜战,反复打磨。半个月后,当黄灵官像出现在人们眼前时,形态夸张,栩栩如生……这让大家惊呆了。

  汤师傅知识渊博,多才多艺,酷爱书法绘画、会写诗填词。雕刻活儿不紧时,油灯下,汤师傅精心讲解,刘明生认真学习。

  一天,汤师傅接到“十八罗汉”神像业务,却苦于十八罗汉造型收集不全。刘明生根据江东寺“十八罗汉”的形象,绘了十八张图……汤师傅越来越喜爱刘明生,倾其所有,加以传授。

  多年的勤学加实践,刘明生成就了自己的雕刻艺术风格。他把我们带到展览室,欣赏他的得意之作,两块高2米的樟木上,分别是雷神、电母、牛头、马面、开山、先锋、羊神、狗神,其下面分别雕刻“如意”和 “傩”字。他不无自豪地说:“这件作品我花了三个月时间,到吉首参赛获了个奖。”

  刘明生的作品,大多数粗犷、狰狞、怪异、恶猛,少数写实、抽象、庄典华丽。在色彩上傩面具注意整体效果,浑厚、凝重、大方。作品多次参展到过北京、澳门,并被知名人士收藏。

  说话间,刘明生的工作台上散落许多木屑与刨花。尽管还有精刻、打磨、着色、开光等多道工序,可是“雷公”的大致形象已经活灵活现:相貌极其丑陋,眼睑成三角形,眼球突出,嘴巴似鸟,额头正中还有一个“雷”字……采用“人兽合一”和夸张变形等表现手法,极具艺术感染力。

  刘明生说,涂上色彩之后,就更有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