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岳麓碑刻【罗新苗】
2014-11-27 14:14:15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荆彩] 字体:【

□罗新苗

但凡名山大川,人们在游历优美自然风光的同时,往往也为历朝历代文人雅士留下的各种墨宝遗迹所吸引,尤其是这些文化遗迹经能工巧匠之手,勒石成碑,传之后世,更加为自然风景增添了几分神韵。

号称南岳七十二峰之足的岳麓山,儒、道、佛三教同处一山,在湖湘文化发展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更拥有着数量不菲的各类碑刻。比较有名的如摹刻自南岳衡山蝌蚪文、据说是记载大禹治水功绩现今无人能解的“禹王碑”,如文采、书法、雕刻俱佳号称“三绝碑”的古麓山寺碑,以及岳麓书院讲堂“忠孝廉节、整齐严肃”院训碑、代表皇家恩宠的“岳麓书院”匾额和官方学术认可的“道南正脉”、“学达性天”牌匾……如此种种,都体现了儒、道、佛三种文化在湖湘大地传播和延续的脉络。

这些有名的碑刻,由于不凡的气度和显赫的名声,或者高悬于门庭,供南来北往的游客欣赏,或者藏之于大麓,需要有心人士耐心寻访,甚至看得更重的,砌一个亭子,盖上玻璃罩,专门保护起来。这种现象,不独是岳麓山如此,在大部分历史人文风景区,比比皆是,体现的是对传统文化、文物的尊重。

在岳麓书院一隅,还有一块清乾隆年间的碑刻引起过众多学人士子的关注,至今依然是很多人修身齐家的行为准则,甚至到岳麓书院参观访问的学者名流,往往为得到院方赠予这块碑刻的拓片感到荣幸。 这块名为《岳麓书院学规》的石碑,是当时岳麓书院山长王文清在总结岳麓书院历代学规院训基础上总结提炼、形成文字,最终成为历代学规中相对有名的一个。从“时常省问父母;夙望恭谒圣贤”开始,到“夜读仍戒晏起;疑误定要力争”结束,十八条六字短语,告诫着莘莘学子做人、处事、为学的规矩与智慧。这块朴素的碑刻,还落款有当时每位受业生徒的名字,表示大家对这些规矩的认同与追随。

有形的碑刻常常存之于木石,而无形的碑刻则靠心口相传。作为当时有名的经学家,王文清先生留诸于世除了他的文字,更多的是众多生徒后辈掀起了湖湘学脉的薪火相承。据史料记载,王先生门下有成就的学生就超过400人,乃至他以80高龄仍被湖南巡抚留任岳麓书院山长,而他家乡宁乡,也被当时官方赐名为“经学之乡”。

从有文字开始,文明的传承似乎都是先人将经验与智慧刻之于木石,后辈则采取铭记、摹刻等方式进行传承与创新。比如《岳麓书院学规》,就是在宋明理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冲破了清代朝廷“卧碑”强制性条文的制约,形成了湖湘文化人格的重要内容,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具操作性和执行性。

不光是石刻,岳麓书院讲堂有一副木刻长联也很有意味: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作为王文清先生的同乡晚辈,在他曾任教过的岳麓书院第一次看到这副楹联,不由得想起流传于家乡关于这位对联名家的另一个故事。据说王老夫子的学生个个发达,然王本人仕途却总不如意。一日皇上考察,问曰:徒进师不进,为何?王当面无以为对,退出后,回道:时通运不通,惜哉!这个故事估计多有乡人善意的戏谑与自嘲的成分,真实性已无据可考,然而那些存之于岳麓各个角落的碑刻,无一不在说明这种忧乐进退的思维已经如同碑刻一般,深深烙进了湖湘的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