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每周评论 > 正文
弘扬孝道,须合天理近人情
2014-11-04 08:17:41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唐能] 字体:【

  张纪鋆

  最近,在安徽六安市街头出现了一组以“二十四孝”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其中,一幅“埋儿奉母”的宣传广告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市民和网友觉得“瘆得慌”。由此引发的关于传统孝道文化的争论,成了时下舆论热点。

  “埋儿奉母”的故事,说的是晋代人郭巨欲埋掉亲生儿子以省下一份口粮,以保老母无饥馁之忧。用现在的伦理标准评判,这样一则故事既残忍,更不人道,如此“孝道”毫无可取之处。

  “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民间流传的二十四位孝子孝顺父母的故事,元代郭居敬据此编成《二十四孝图》,明清时期常用作少年儿童的启蒙读物,并作为儒家宣扬孝道的主要内容。故事编撰于封建制度时代,不可避免带有浓厚的封建文化色彩。除“埋儿奉母”外,还有如 “刻木事亲”、“扼虎救父”、“戏彩娱亲”等故事,也是愚昧荒诞的,早已不符合当今社会的伦理价值观。

  但应该看到,孝道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上它倡导的是尊敬长辈、感恩图报的观念,阐释了人性中最美好的品德,与我们今天倡导的社会价值取向是契合的。比如二十四孝中的“涤亲溺器”、“黄香温席”、“芦衣顺母”等故事所蕴含的朴素的感恩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汲取。

  如何从传统的孝道文化中汲取营养,历来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良莠不分、照单全收的做法肯定不对,把婴儿和脏水一起倒掉也不可取。就好比冬天来了,我们从衣柜里找出一件旧袄,上身之前要晒晒太阳一样,先抖落一下灰尘,去掉有害的细菌,依然可以为我所用。

  弘扬孝道的意义,首先应该是合天理、近人情,感动社会,有益于公序良俗的构建和完善,有益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只要符合这样的原则,就应当积极肯定和推崇。2012年,全国妇联等部门发布 “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让传统的孝道文化与当下的时代要求相结合,就是批判与继承的很好尝试。比如教父母学会上网、支持单身父母再婚、陪父母去做个体检等,这些对于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无疑将具有普遍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