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文化视点 > 正文
口述历史,与时间“赛跑”
2014-10-29 08:01:0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国斌] [责编:黄晓辉] 字体:【

  口述历史,与时间“赛跑”

  本报记者 李国斌

  近几年,国内口述历史热了起来。2013年,湖南图书馆整理87位湖南抗战老兵的口述记录,编著成《湖南抗战老兵口述录》一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引起广泛关注。

  10月27日至28日,“图书馆与口述历史及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塞尔维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位口述史专家,及国内口述史专家、口述史项目团队成员200余人参会。

  让“在场者”说出经历

  口述历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历史方法学科,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并以其在挖掘史料、保存即将逝去的声音与弥补文献不足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世界得到了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口述史学家和专业研究团体。

  此次来长沙参加会议的唐纳德·里奇,是美国参议院历史学家、美国口述历史协会的前任会长。他说,英国的小说家大卫·洛基曾说“历史是不在场者对在场者的判决”,而口述历史是让那些“在场者”有机会把他们过去的经历和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记录下来,为子孙留下见证。

  上世纪末,口述历史传至国内,并日益受到学术界关注。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与崔永元签署协议,成立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及口述历史博物馆,并建立口述历史的数字化系统。湖南图书馆、湖南省档案馆等,都已在开展口述历史项目。

  “接近历史真相的一种方式”

  2008年,湖南图书馆启动首个口述历史项目“寻找城市记忆”,后来又陆续开展了湖南抗战老兵、湖南地方戏剧、湖南古村落古民居、国民口述史等口述专题。

  湖南图书馆口述历史团队负责人赵惠说,口述历史是一个地域“活的历史”,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工作、收集整理口述资源,对于抢救保护历史资料,丰富图书馆文献资源,传承保存本土记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口述历史受到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证史、补史的功能,在复原历史方面有其他文献无法替代的价值。”湖南图书馆馆员徐志说,口述历史作为一种宝贵的历史资料,可以弥补现有文字资料的不足。

  “抗战老兵口述”项目,5年来已经寻访了140余名老兵,绝大部分为国民党中下层军官和士兵。他们是战争的亲历者、历史的当事人,经历了抗日战争中许多重大事件和战役,如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保卫战、远征缅甸印度等。徐志说,通过对这些老兵的访谈记录,真实还原抗战历史中的微小细节。在他们的口述中,许多史料可以相互印证,许多细节都不曾见诸书本。正如崔永元所说:“口述历史是接近历史真相的一种方式。”

  历史资料需要“抢救性保护”

  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前,赵惠正带领团队在武冈市拍摄浪石古民居。

  当初湖南图书馆启动“寻找城市记忆”,是看到一些老街区、老建筑在城市建设中遭到破坏,出于对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后来开展的抗战老兵、南下干部等口述专题,无不凸显“抢救性保护”的主题。

  以寻访抗战老兵为例,目前健在的老兵,绝大部分都已是90岁以上高龄,身体状况堪忧。湖南图书馆采访的140余位抗战老兵中,已有31位离世。赵惠回忆,去年联系到湘乡一位90多岁的抗战老兵,几天后赶到他家时,已躺在床上不能说话了。

  古村落也是如此。“凤凰县有一个古村落,我们负责搜集资料的工作人员,3年前去了一次,发现很漂亮。而我们去年去现场拍摄时,已倒塌得简直不堪入目。”赵惠惋惜不已。她说,口述历史,是在与时间“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