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新声 > 正文
论增强区域文化产业振兴“五重自觉”
2014-10-27 09:21:17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李 慧] 字体:【

  论增强区域文化产业振兴“五重自觉”

  □金晓年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结构调整阵痛期,面临加快发展新机遇。我们必须顺应新常态,抓住新机遇,增强区域文化产业振兴的“五重自觉”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基于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处于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正确判断。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结构调整阵痛期,面临加快发展新机遇。我们必须顺应新常态,抓住新机遇,增强区域文化产业振兴的“五重自觉”。

  一是增强区域文化产业振兴的方向自觉,牢牢把握道路的正确方向,搞清楚文化产业发展“向哪里”的问题。首先明确方向,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把文化产业确立为战略产业,认真规划和发展。其次坚定方向,把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来定位。

  二是增强区域文化产业振兴的方位自觉,搞清楚文化产业当下“在哪里”的问题。通过进一步转变职能,实现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同时,不断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机制,深化文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不必要的文化项目前置审批,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凡文化市场能做的事,交给市场。

  三是增强区域文化产业振兴的目标自觉,搞清楚文化产业“去哪里”的问题。科学制定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既要按照中央、省委关于文化产业振兴的规划要求,又要结合区域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制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规划为导向,以政府为主导,以项目为带动,以政策为支撑,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强化规划的执行力。实行规划落实情况督查和通报制度,行政问责制度,将规划切实落到实处,营造一个务实高效的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政务环境。

  四是增强区域文化产业振兴的任务自觉,解决“干什么”的问题。具体做好七项工作: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完善相关产业政策和法规体系,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培育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提升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放宽市场准入,拓宽融资渠道,如探索文化无形资产有效质押,解决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树立精品意识,推进品牌建设,推出有影响力和竞争的文化产业品牌;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提高文化人才队伍素质。

  五是增强区域文化产业振兴的要求自觉,解决“怎么走”的问题。部署好四项工作。一是坚持把文化产业发展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正确领导,真正把文化产业发展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和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制定政策规划,实施统一管理,形成正确的发展导向、工作导向和考核导向。二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三是要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四是要加强对财政投放资金的监管。

  (作者单位:常德市委宣传部)

  完善政府采购监管机制的思考

  □曾子兰

  遏制合法合规的高价、低质采购,政府采购必须调整监管理念,完善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模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当前,国家正在将政府采购制度目标设置从“节支防腐”向“物有所值”逐步转变。因此,政府采购监管工作必须顺应改革大势,及时调整理念,完善机制,创新模式。

  调整监管理念。一是要树立依法监管的理念。所有的审批事项、权限都要做到“于法有据”,任何出于地方保护考虑、部门利益考量而设置的审批事项、增加的审批环节都必须取消。二是要树立有效监管的理念。“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只有合理取舍,才能集中力量、有的放矢,把该管的管好管到位。当前,要调整监管重心,从单纯的程序监管向需求管理和结果评价转变。三要树立服务监管的理念。从权力导向向规则导向转变,从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从注重权威管制向注重服务指导转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管理的变革方向。政府采购监管工作也必须寓服务于监管之中,对监管对象尽可能多一些设身处地,多一些服务指导。

  完善监管机制。首先,厘清采购各方的责权利。要构建协调高效的监管工作机制,必须厘清采购人、代理机构、供应商和财政部门在采购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和相应的责权利,真正实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权责对等。当前,尤其要强化采购人和代理机构在采购需求和结果评价方面的工作责任。其次,要完善监管制度。要结合监管重心的调整,对原有的法规制度体系进行充实、修订和补充,使监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要严格制度执行,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作用,提高监管权威。第三,要整合监管力量。在厘清人大、审计、纪委、监察等部门监管责任、明确各自监管重点的基础上,有效整合监管力量,建立以财政监管为主、其他专业监督为辅,专兼结合、条块结合、多方协作、齐抓共管的监管体系。

  创新监管模式。一是实现信息化。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当前要尽快建立起全国互联互通的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实现采购业务的全流程、全电子化操作和基础数据库的全面共享。二是实现标准化。尽快制定需求标准、标准流程、标准文本,用标准来堵塞漏洞,规范行为。三是实现透明化。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的信息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逐步实现涵盖采购预算、采购过程、采购结果等全过程的信息公开,用公开透明倒逼公平公正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省财政厅)

  漫话责任心和政治品位

  □戴卓伟

  干得成事与否,责任心是“分水岭”。而政治品位,是政治生命力和正能量影响力的合成,决定于责任心的强弱

  责任心,是人们对事情敢于负责、勇于求成的态度,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担当、约束、动力和坚持。古人云“在其位,谋其政。”干部作为各项事业的指挥者、组织者和服务者,干得成事与否,责任心是“分水岭”。而政治品位,是政治生命力和正能量影响力的合成,决定于责任心的强弱。

  责任心是承载干部政治品位的核心平台。人可以不伟大,但不能没有责任心。尤其作为一个干部,走上一个岗位,就选择了一份责任,肩负着一份使命。从“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到扎根兰考和老百姓共命运,古今的无数优秀“干部”都成功践行了这个道理。

  责任心缺失带来的是干部的“灾难”。有人将责任心比喻成工作中的防火墙,有人将缺才的干部比作“次品”,缺责任心的干部比作“危险品”。梁启超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时下有些干部不知道“尽责的乐趣”,责任缺失,作风飘浮、精神懈怠、拖拉躲闪,导致“灾难”随之而至。

  由是观之,提高干部的政治品位,已经刻不容缓。而提高干部的政治品位,当以提高干部责任心为前提。需从干部自身修养和外部约束两方面下功夫。一是打好基础,在提升干部思想理念上下功夫。重点是增进干部的责任意识,解决“想干事”的问题。思想决定行动,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念和实践知识,用理念和知识来促责任意识的增强,用身边先进的人和事来启发责任意识的提升。二是抓住关键,在鼓励干部爱岗上下功夫。重点是强化责任行为,解决“真干事”的问题。大力倡导干部热爱本职工作,这样才会有强烈的工作愿望、端正的工作态度,才能始终保持一颗强烈的责任心,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三是把握重点,在干部因材定岗上下功夫。重点是增强责任能力,解决“能干事”的问题。责任心体现在具体事情上,每一个任务上。既要让干部有事情可做,有责任可担;又根据干部自身的个体差异,科学合理地安排干部的工作任务,让每一个人的才能在工作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让干部产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四是强化保障,在健全干部问责制度上下功夫。重点是强化责任制度建设,解决“干成事”的问题。

  《和谐人际手册》: 细解人际关系困局

  □谢建文

  如何提升情商,在实际工作中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是职场中人常感困惑的不解难题,也一直是和谐人际研究所要破解的重要课题。

  株洲市委党校赖建明教授历时十年,致力于和谐人际研究。其专著《和谐人际手册》日前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较好回答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人际关系问题的问题。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遵循。《和谐人际手册》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倡导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构建一种文明、和谐、平等的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主张个人的成材、成功必须建立在国家、集体这个全局、整体综合实力强盛的基础之上的成功,告诫和警示职场中人,必须做到敬业、诚信,相互之间只有合作,才能成功,只有友善,才能和谐,只有共赢,才能达到共同的进步和成长。透过清新、精炼的文字,人们随处可以感受到作者在“人际关系特征”的分析中,“相互支撑”、“相互提携”、“相互制约”等观点,既体现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对事业成功的内在要求,又折射出实际工作中坚持原则、遵循公正、倡导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揭示实际工作中影响人际和谐的复杂成因。该书作者突破过来研究主体不清晰的局限,将研究对象具体明确为“企业员工”、“机关干部”、“企业中层管理者”、“公职人员中科级领导干部”,并以其自身长达30年的教学研究经验,如抽丝剥茧般将看似纷繁复杂难解的人际关系,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既有深刻、严密的理性分析,又有形象、生动的事例再现,犹如良师益友的现身说法。

  破解新常态下提升情商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困局。《和谐人际手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现实指导性、实践针对性强。作者将阻碍和谐人际发展的“脓包”直呈案前,找准靶心、手到病除。比如作者提出在新常态下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必须坚守“五个善于”,即:善于沟通、善于吃亏、善于助人、善于分享和善于担当,还通过大量古今中外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演绎了如何成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助推事业成功。

  凸显理论创新魅力,开创了应用研究新的视角。和谐人际研究将始于上世纪20年代的人际关系学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和视野,同时也将一直背负在人际关系学身上的“庸俗关系学”的误解与指责,从一定程度上得以澄清和洗刷。赖建明教授在研究、分析影响人际和谐的原因,提升人们情商,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时,既对庸俗的人际关系学进行了有力批判,也对其富有时代现实意义的精华部分进行了扬弃,既直面现实、不逃避实际中难以回避的问题,又大胆创新、在理论上进行突破和尝试,开辟了应用研究新的视角。

  (作者单位:株洲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