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农民世家的家国情怀【三江缘】
2014-10-14 10:50:5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三江缘] [责编:彭彭] 字体:【

  农民世家的家国情怀

  ——读长篇小说《潇湘梅》有感

  

  □三江缘

  75岁老人梅季坤创作的长篇小说《潇湘梅》, 以农民家史讲叙家国百年风云,生动地再现了湖南丘陵地区稻作生产的苦与乐。

  水田是稻农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次是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除了田,丘陵地区还有大量的土和山林。山、丘、田、塅、坳、坨、冲、湾、塘、渠、河、湖、大路、小路、山路,屋场、坟山、寺庙、公所、祠堂、茶亭、集市,是小说故事主人公们的生存环境,全都被梅季坤老先生写活了。尤其是梅继思和梅子西为代表的稻农,风里来雨里去,泥脚巴子在稻田里挥洒着汗水和心血,对每一丘田都饱含着深情。备耕、犁田、耙田、积肥、育种、扯秧、插田、踩田、杀禾、扮禾、担谷、晒谷、担草,年复一年,开春就作田,辛勤耕耘;黄豆、绿豆、豌豆、花生、荞麦、萝卜……人勤地不懒,或套种、或轮作,每一寸田土,都不会荒废;对每丘田的名称、特点、来龙去脉都了如指掌,“田土是先人留下的基业”,“田土是作田人的衣食父母,要把他当作祖宗敬”,遂从物质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作者细腻的笔触,饱含了稻农对田土的深情。牛、猪、狗、蚂蚁等动物,在作者笔下亦是充满灵性。“勤劳俭朴,买田起屋,行善积德,发家致富,掌好家,奔前程”,加上耕读传家,我看不仅是《潇湘梅》里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今天我们社会转型乃至文化转型,都要从这里出发,寻找本源,继承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因势利导。

  《潇湘梅》生动地再现了150年间当地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社会凝聚力。修齐治平,修身齐家如何体现?齐家是齐小家,也是齐扩大的家庭——家族。南方的家族普遍比较兴盛,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祠堂、族谱、族田、族长等,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潇湘梅》里面上宁乡的梅家湾、嘉禾堂、包冲和下宁乡的梅家田,都是一个九思公发派的。更典型的是,下宁乡的梅家田,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出了进士和好几个举人,也就比上宁乡的梅家湾繁衍快好几代,人口多好几倍。但上下宁乡梅氏族人都秉承了耕读传统。《潇湘梅》四代人物延伸至上世纪90年代,已走向全国甚至海外,他们无不刻上了家族传统和耕读家风的烙印。该书从家族延伸到整个社会和中国,可以看出,族权与政权有时互补,有时斗争;宗族意识与儒家传统水乳交融,祖宗观念与民间宗教有融合,也有分野。该书的价值之一,就是以一个个案,再现了部分南方基层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人口结构、社会结构的发展变迁过程,具有一定代表性。从价值观上讲,扬名乡里、光宗耀祖与精忠报国并没有矛盾;从现实角度看,成功也是从小有成就或名气开始,然后才能逐步有更大贡献,是有递进关系的,最后融入主流报国才能光宗耀祖。狭隘的家族主义是不利于国家团结的,但家族对所有成员道德上的约束、精神上的激励还是非常明显的。

  近代以来,中华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变局,最后想以彻彻底底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作为归宿。工业化、城镇化方向和路径没有大的争议,农业现代化之路还在苦苦探索之中。中国的农业文明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独领风骚,哪些是糟粕,哪些还值得继承呢?《潇湘梅》里的小故事看出来,150年巨变,爱国敬业、家国情怀在人民身上始终没变,精神家园没变。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国无依!一个个家庭、一个个家族、一个个群体,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国家才有扎实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