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湖南印象 > 正文
建筑雕刻,解读板梁古的锁匙
2014-10-14 10:43:12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文热心] [责编:彭彭] 字体:【

  建筑雕刻,解读板梁古的锁匙

  本报记者 文热心

  通讯员 曾理

  2007年,记者曾寻访过永兴县的板梁古村,并以《板梁古韵》予发报道(见2007年3月20日《湖南日报》)。那里头对板梁古村在民居建设、聚居习惯的特色作了较多的介绍。今年金秋时节,记者又一次寻访这里,看建筑结构、察雕刻图案、度装饰物件,对这里的文化符号总算有了粗浅了解。

  这里依山傍水。山,多峰,形如笔架,颇如人意。水,是古人选择聚居之地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元素。板梁人对这也非常上心。上、中、下村,三组九口古井,日夜长涌;村前的板溪,长年清流不断,板梁之水很丰盈。可似乎人们并不满足这些,在村前挖了两口大水塘。方便洗涮?增加村子的灵动?原来,其中大有讲究。中国传统社会,讲究耕读立家、守家、传家。任何一个家族,都希望能出几个读书做官之人,因此选择聚居地址时,按“文房四宝”寻找对应物:山是笔架,多峰为佳;塘是砚池,造型需圆;房址为纸,以平为好;巷道是笔,直畅上乘。两口水塘,两个“砚池”,板梁的重要文化符号。

  在板 梁许多房子的门额上,绘或雕有“藜光第”三个大字。稍有国学底子的人一看,马上得知房主姓刘。这是一个典故。说的是西汉著名文学家和经学家刘向的故事。传说有一天,刘向在天禄阁校书至深夜,当烛尽灯灭之后,仍不肯就寝,就在暗室中背诵经书。忽有一位黄衣老人叩门而进,将手中青藜杖顶端一吹,藜杖竟然燃烧起来,光芒照亮了暗室。刘向见状,恭敬地施礼相迎,并询问老人“尊姓大名”。老人答道:“我乃太乙之精,闻知卯金刀(繁写体‘刘’)之子好学,特来视察。现赠你《洪范五行》之文。”答完从怀中取出一卷简牍,传授给刘向。刘向后来果然成为一代宗师,在中国文化史上建立起不朽伟业。刘向后人以“燃藜夜读”神奇传说命名本家堂室,即“藜照堂”。除“藜照堂”外,刘向后代还有许多近似堂号,如青藜堂、藜阁堂、燃藜堂、光藜堂、藜光堂、尚藜堂、宝藜堂等,板梁“藜光第”仅仅是一个。这样取名,既是为标示本家系书香门第,也是为勉励子孙勤奋读书。

  板梁建筑上的雕刻,无论石、木,都是重要的文化符号。如蝙蝠、鹿儿、蟠桃、喜鹊,取谐音,寓意福、禄、寿、喜;竹子抱瓶,寓意“竹报平安”;莲花童子,寓意“连生贵子”……与其他地方古建筑的寓意大致相同,也有别具一格之处。

  刘绍连、刘绍苏故宅的“别样”颇让人琢磨。刘绍连故居里,标明家世高低的门当户对,上面既没有圆鼓,也没有奔鹿,因为他家是做生意的,既没有出过官,也没有得过功名。可刘家大门的石门槛有一尺多高,这就是告诉人们,本家虽然没有显赫家世,可因为富有钱粮,门槛还是颇高的。在一进的雕花隔板上,有一幅怪怪的图案,即猴子骑在马上,墙上的彩绘也颇耐人寻味——龙非龙,鱼非鱼。一般人认为,前者寓意“马上封侯”,后者寓意着“鲤鱼跳龙门”。其实,这当中有着更深的寓意,即告诉来人,我家现在虽然是“鱼”,但子孙们可以通过读书途径,实现从“鱼”到“龙”的飞跃,在短时间内成为公侯。既是无奈的自道,也是追求、励志的强烈表达。

  身为高官的刘绍苏,刻在宅子的文化符号也让人颇费心思。整栋建筑三进三级,每级都以麻石做成台阶,寓意着“步步高升”;从二进到三进正堂的天井里,垫有简状的三块大石头,寓意着其是三品大员;隔板花格上雕的是鹤,虽然有点“违制”——在明清官服上,只有一品大员才能绣鹤,三品只能绣孔雀,但这标示他是文官。因为在明清时期,文官服上绣飞禽,武将服上绣走兽,家庭装饰与其相对应。

  建筑上的文化符号,解读古村内涵的一把锁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