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再次去高塘,是小雪节气后的第一天。冬阳依旧灿烂,暖洋洋的,普照着大地上所有的动植物,倍感温暖的我,想念起田园,想看看菜地上蔬菜晒太阳的样子。于是,从株洲河西驱车,进入马家河镇高塘社区——我省两型社会的示范区。
冬阳下的高塘,安静恬美。村口庭院里坐着晒太阳的老人与孩子。安详与欢喜,是老人与孩子的神情。往里走,路旁有村民在添修侧石,栽种行道树,几口干涸的藕池里,挖土机翻挖着淤泥。村里人说,隔几年翻晒一次淤泥,莲藕才会长得好。由此,可以想象来年夏天,田田荷叶间的阵阵蛙声,荷花与莲蓬多姿摇曳的仙姿。
绕过花猪养殖基地,见到一水塘的麻鸭。再拐过几道弯,便是水鱼养殖基地,水鱼也是贪恋阳光的,这个季节该是水鱼冬眠的时候,可是此刻,在水的涟漪间,它们的小脑袋时时浮出水面,伸着脖子,悠闲地晒太阳,岛上成群的黑鸡婆在它们周围游走觅食。
高塘村依湘江而居,塘是高塘村的景致,荷叶塘、大祠塘、青龙塘、打板塘、柘叶塘、雷公塘……这星罗棋布的水塘,每个塘名,或景或物,很有故事的想象。当然,这些水塘大多养鱼,青鱼、鳙鱼、鲫鱼、鳊鱼,在水里游弋,粼粼波光中,映照着垂钓者欢乐的闲情。池塘边上通常都是农家乐,人气很旺。在高塘,遇见一老乡,你随口喊一声老罗,他保准会应声而答。村里人绝大部分姓罗,所以农家乐的名字极具高塘特点,以罗姓人的骄傲橫空而来,罗家大院、罗家大屋、罗家大厨房。
600多年前,罗姓人从江西吉安迁来,在这片山水的滋润下,罗姓家族出过一位又一位响当当的人物。高塘是古桑洲罗氏的聚集地,两地只有半江之隔。明朝时,洲上有个罗瑶,田地近万亩,他乐善好施,在修建县城时,他捐了一半费用,人称“瑶半边”。
高塘罗氏的辉煌一定要说到罗典,清朝的大学者。他从这里以乡试第一名走出去,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再转职升迁。他曾五次连任岳麓书院山长,长达27年,把书院的发展推向高峰。位于高塘村槽门组的“罗家大祠堂”,罗氏宗祠中间的“明德堂”便与罗典有关,传说是乾隆皇帝恩赐建造,老百姓称为“皇亭”。
革命先烈罗哲、罗学瓒,也诞生在这里,罗哲墓的碑文是毛主席题写。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沉淀出这个村庄的厚重。
从一片菜地走过,油菜、莜麦菜、芫荽菜、雪里蕻、红白萝卜、红白菜薹,南方冬季自然生长的蔬菜在这片泥土里,以一小块一小块的形式,快乐地生长。这块地的主人叫罗坤。
罗坤家庭院不大,两个空着的车库很是打眼,这是他们对未来的一种规划,迟早是要有车的。高塘村目前有100多台车了。
吃过饭,罗坤家里来了几拨客人,都是些婆婆姥姥,他们是来看村主任罗平的。罗坤说,我们村的老人好过呢,400多个老人,全买了养老保险,每月有固定收入,村里还发放物资。你不好过吗?年轻力壮就要劳动!凭劳动,你的收入也不错。罗平纠正道。
是。是。众人附和。在高塘,只要你想就业,就有职位。村企有300多个就业岗位,曾经的穷村庄,如今人均收入两万多。
这时,村民们又问起年货与团年饭的事。村里已办过两次千人团年饭了,回想起那热闹的场面,在坐的村民眼睛放亮。罗平说,今年不但要吃团年饭,还要现场杀猪发放年货。
无法想象那天高塘人的喜悦,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呈现,我在村民们的表情中看到了期盼,那开怀的笑声分明撒落着幸福,也许喜悦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