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新声 > 正文
公共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
2014-08-06 10:45:29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黄晓辉] 字体:【

  公共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外在物质基础,也需要内在精神的驱动。这种内在精神动力就是公共精神,“构建在一种内在精神动力之上、能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的长期文明”。

  中国梦与公共精神的基本要求具有一致性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人民追求共同幸福的宣言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起搏器。倡导并致力于社会公平正义,使个人努力有所依托,社会财富得到合理分配。社会公平正义的回归,不同阶层之间才能找到共识,才能化解社会积怨,增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民主与法治的实现;旨归是人民幸福,人民幸福不仅仅需要物质的满足,也有精神层面的高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于文化事业的建设,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公民的素质。这与公共精神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

  实现中国梦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担当

  “中国梦是个人发展梦想的汇聚,不同价值主体的价值追求,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值冲突。要消弭冲突,形成合力,最终实现中国梦,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担当。”公共精神的核心维度,就是公民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眼界和个人直接功利目的,关怀公共事务、公共事业和公共利益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态度,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美德要求。有什么样的公共精神,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世风。公共精神是社会公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教育和评价功能,直接制约着人们对公共事务、公共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公共精神是实现国家富强的软实力

  公共精神作为一种软实力,是人们对共同的价值理想,坚定信念的依归和不懈追求,是一种由内而外、潜移默化的力量,它能够汇聚成浩然正气,凝聚磅礴的正能量,散发着现代社会中的公民魅力。价值观念、坚定信念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思想基础。公共精神这种软实力,最终为国家富强汇聚了更大的正能量。

  公共精神是促进民族振兴的凝聚力

  就实质而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公共性”文化精神在理论上的深刻表达,是一个民族对共同的价值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不懈追求。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塑造与培育,在于该民族的社会化的“公共培育”,即全社会成员都参与到对公共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学习、传播和实践中来,公共精神品质是培育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培育公共精神,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文明,是在国际社会中树立大国形象的长远之策。只有在公共生活中唤起公民对公共理性、公共意识的培育、公民的责任心和参与公共事务的义务感,公共精神才能成为民族精神的根本价值取向。

  公共精神是增强人民幸福的号召力

  公共精神需要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参与。“公共精神本质上就是一种参与精神,由于公共精神并不是人的自然禀性,它不可能建立在私人生活经验和情感的基础之上,而只能建立于公共生活经验和公共理性的基础之上”。具有公共精神的公民,将会自觉的参与和融入公共政治生活领域,本着自愿自发的目的,以个人或组织的方式参与公共事务,同时在公共事务和利益的参与过程中,能更加确证自我,成就自我,超越自我,共同实现中国梦的愿景,即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执笔人:张承安 邹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