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名山风致
□方雪梅
随众作家看两型社会建设,昭山便是其中的一个章节。
我是故地重游,对这座耸立在湘江边的青山,怀着自然的亲切感与仰视心态。
记忆中,昭山在荒郊野外,山林寂静,人迹稀疏。上山的古蹬道石阶,为唐代开凿,陡窄难行,爬至半途,人就不免气喘吁吁了。及至山顶,雨后景色让人震撼:山脚下,从南向北横着一条清亮的湘江;对岸,青灰的苍穹,罩着一望无际的绿色平原。目光所及,天无尽头,地无边际,江入云端,一派苍茫阔远。昭山古寺,就在这海拔185米的绝壁上,孤独地耸立了一千多年,是传说中的“潇湘八景”之一。多年前第一次上昭山,匆忙中来不及细看,但记住了它的苍古与幽寂。
此后,掉进史籍的“书袋”里查阅,才知道它列为“潇湘八景”之一,是因为北宋书画大家米芾,当年行脚至此,见昭山雨后初晴之佳境,忍不住画下著名的《山市晴岚图》,并作诗云:“乱峰空翠晴还湿,山市岚昏近觉遥。正值微寒堪索醉,酒旗从此不须招。”无疑,米芾的诗画,提升了昭山的文化知名度。
昭山景色秀美险峻,旁携凤形山、虎形山,披松、茶、柏、竹之翠,抱昭潭之深不可测,怀龙洞之奇幽,可谓水秀、洞奇、滩美。明末王船山在岳麓书院就读时曾游历此地,留下了咏昭山的佳作:“终古石自碧,深春花欲红,澄潭凝一色,云末出双虹。”
而关于昭山之名的得来,有不同的说法。清光绪《湖南通志》上记载,西周时期,周昭王率师南攻楚国,远至现在的湘潭,后因楚人凿船,溺亡于此山下的昭潭,故得名。此说法至今沿用最广。可我在《史记卷四·周本纪》上却读到了这样的记载:“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而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说法与前者相左,只是昭王死于江上,说法一致。
我则更喜欢关于昭山之名的另一种说法,它与历来将山水妙景与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牵扯一起的俗套相比,更有人情味,更有独特的美意:“湘有昭山,客子不乐久游”。“昭”“招”二字同音,意为“召唤”,是说昭山有种神秘力量,能呼唤羁旅他乡的湘人及早回到故土。在外从商、游学、为官的人,冥冥中受到这座山的召唤,便会在使命完成后,日夜兼程地回归家乡。听到这种说法,我突然觉得这座青山,叠化成一位站在湘江东岸,呼喊孩子的母亲。
不管如何得名,作为昭山历代的主要胜迹,古寺在这座青山上,历经了漫长的历史风雨。唐初始建时,它叫昭山禅寺,宋时叫昭阳殿,到明清时期则被称为昭山观。可见,历史上,它曾经有过佛道同寺的经历。现在的古寺为纯粹的佛教寺院,亦是当地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时此刻,我们一行人沿着后山的小路上行。林涛阵阵,让人生发思古幽情。上山的游人纷纷在昭山古寺前驻足,品读正门上的对联:“昭山凌云皆瞩乾坤阔;古寺参天同辉日月华”与“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体会文学与佛理之美。
老实说,此次登昭山前,我尚有隐约的担忧:处于长株潭三城交界点上的昭山,在热火朝天的城市建设中,还会古意盎然,葱郁宜人吗?如今,再登昭山,见古道依旧,空气清新依旧……远处,长路如带,沙滩镶银,江碧似玉,舟影船迹,尽收眼底。昭山与远近的农田、水圳,村落、城池,和谐地融成了一幅山水集美图。
下山时,同行的朋友热情地说:昭山人正以“山市晴岚”等文化元素为依托,在昭山示范区内,开发面积约10.38平方公里,包括:晴岚书院、低碳小镇、亲子农场、森林SPA、会员农庄等的“昭山晴岚”项目。届时,一个以周边两型配套产业为支撑的昭山生态绿心区,将带给人们更美的感受。那时,大家再来瞰江色、赏山景、听鸟鸣,观园林,一定会灵感迸发,文思澎湃呢。
我想,那时的昭山,也一定会更有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