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群龙荡海百虎争峰 王善立魏碑书法印象
2014-06-26 11:01:23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国斌] [责编:黄晓辉] 字体:【

  群龙荡海 百虎争峰

  ——王善立魏碑书法印象

  李国斌

  当今书坛,楷行盛行,执著研究魏碑的并不多,王善立是其中一位。

  年近古稀的王善立,少以南帖为好,后痴迷北碑,曾大量临摹历代名家碑帖,主张不离古续的继承。他潜心十年,以魏碑为根基,结合楷、行、草书的特点,首创魏碑四体“千字文”。四体者,即魏碑楷书、魏碑行书、魏碑小草、魏碑大草,上承古法,又独具创新,为当下中国的书法界带来一股清风。

  观其魏碑四体“千字文”,通篇章法奇姿多变,用笔提蹲挑挫,线条一波三折,庄穆宽博,茂密成宗,不但继承了魏碑书法的精髓,而且在裁成化合中,更有质的创新和发展。当今的书法作品,当然不能完全复古,而应当有所变易,王善立的魏碑新四体就有这种变易的特点,从而使千年魏碑在今天充满了生命活力。

  要创作出新的书法体势,何其艰难,王善立却迎难而上,矢志不移。因为他看到了中国书法热潮表面下潜伏的危机。在当代书法的大众化运动中,许多研习者追求外在的形式感与点画的视觉刺激,而忽略了书法的文化属性。王善立认为,北碑拥有大拙、厚重、险绝之特点,蕴含丰富的古法,认真研习,有望引领中国书法走出一条新路。

  书法原本就脱胎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因而必须重视书外功夫。王善立总结了通向成才必须具备的条件,那就是详查书史、广读书论、精研学术、刻究技法。具备此四种能力者,才能成大器。同时,他提出了“一脉、两系、三宗、一统”的学术观点。中国书法乃“一脉”相承,传至南北朝时期分成两大系统,为南帖、北碑。然在南帖、北碑形成之前,有甲骨文至小篆为一宗,隶书至魏碑为一宗,楷、行、草为一宗。他认为,南帖妩媚婉丽,北碑雄强奇伟,应以南帖北碑相合而峻拔之,谓之“一统”。

  晚晴康有为曾提出魏碑的“十美”之宜,道出了魏碑书法的绝妙境界。王善立提出了“十雄”之赞,更加生动地描写了魏碑书法的形状,以及震撼心灵的气势。一曰峻山拔崩,二曰古松残雪,三曰勒石怪竹,四曰云楼危驻,五曰车胄击撞,六曰金雕蹾耸,七曰九鼎异裂,八曰滚雷惊庭,九曰群龙荡海,十曰百虎争峰。纵观王善立的书法作品,笔动沧海,气吞山河,恰似“群龙荡海,百虎争峰”。

  王善立生于河北省乐亭县,怀着对毛泽东的崇敬,三年前来到湖南。三年里,湖南深厚的文化积淀,湖南人身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当仁不让、意志刚强的性格,他为之深深感动。在参观韶山毛泽东故居,游览湘江和橘子洲头后,他感慨万千,回居所彻夜奋笔疾书填词一首《沁园春·观湘江》,字里行间充满对毛主席的无限敬仰,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奋斗决心。在创造出魏碑四体“千字文”后,他期盼为中国书法在当代的传承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