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我们日用的饮食
2014-06-21 09:49:54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韩松落] [责编:唐能] 字体:【

  我们日用的饮食

  □韩松落

  偶然在《舌尖上的中国》重播的时候看了一段,就再也放不下。它好在哪里?它抛弃了我们美食领域日益膨胀的奢侈无度、奇技淫巧,专注讲述“我们日用的饮食”——那些基本的,不可缺的。

  到国外旅行,或者看国外的美食电影,每每会下意识地为我们的美食骄傲。电影《香料共和国》里的外公说:“美食家”一词藏在“天文学家”一词里,“辣椒,代表热情与火爆,像太阳不可缺少;金星是美丽的女人,像肉桂甜蜜中带点苦涩;地球承载着生命,就像盐,而食物和生命都要加盐,才会更有滋味……尽管他们用宇宙景象来比拟美食,但他们在饮食上的用心用力程度,与我们相比,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所以,《舌尖上的中国》风行之时,也是调侃别国饮食如何单调的微博段子最盛之时,尤其几位近邻——韩国日本印度尼泊尔等,全都躺着中枪。

  清苦简单的生活未必滋生美德,适当的享受,反而催化我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丹麦电影《芭比特的盛宴》讲的就是这回事。从巴黎归隐的著名女厨师,为了让村民从灰暗的生活中略微抬起头来,用中彩的钱,招待全村人享受了一场盛宴。尽管,盛宴过后,所有人必须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但心头的尘埃从此就剥落了一点,生活从此多了一点念想。

  只是,过犹不及。这十年时间,每临饭桌,《红楼梦》中贾元春的慨叹不由涌上心头:“如今竟是太奢靡过费了”。东方卫视的新闻,连续几期讲述当下渔业的艰难局面,近海捕捞越来越困难,捕捞船越走越远,渔业资源濒临枯竭……我想起的却是海鲜饭局过后的“剩况”,那些注定要倾倒进泔水桶的,是多少次远行,多少次捕捞?

  《舌尖上的中国》就在这种奢靡背景上,试图返回那个简单质朴的中国。它聚焦的是基本的饮食,深究的是饮食的基本,植物的生长,米面的香,炮制过程的缓慢有爱,制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根深叶茂。它不像常见的饮食节目,剔除“食”的一切来历,一切背景,毫无顾忌地将“食”物化,将“食”的过程机械化。《舌尖上的中国》恨不能讲述所有食物的来龙去脉,恨不能描绘植物生长所经历的所有谷雨清风,让食物像人一样有了身世来历,性格情绪,以及文化属性。导演陈晓卿说:“正如纪录片文案中写的那样,‘当今的中国,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惟有饮食习惯,能成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标签。’城市变得极为相似,惟一的不同就是楼宇森林之间烹饪的食物和空气中食物的香气。”

  面食那一集,伴随着陕北老农近乎无争生活的,是窑洞窗前的阳光里,一声慵懒的猫叫。豆类那一集,米豆腐作坊的姐妹,在镜头前相拥而笑。它甚至将植物生长时的风声鸟声,食物制作时的滋滋油声、淡淡雾气,以及油皮微微的褶皱和波纹,都悉心收集,那些食物因此是活的、立体的,是入口时怀有不舍的,下肚时带点虔敬的。

  就像作家林东林说的:“八大菜系中的每一种,都是对我们饥饿感的一种深层满足,在吃饱的基本属性之外,还有味道的满足、地理的满足、空间的满足、心理的满足和文化的满足。地道的‘八大菜系’,不但食材、水和作料要取自当地,就连生火的柴火也要是当地的,厨师也要是当地的,惟此才能结合当地的地气和人气,弥补多重层次的饥饿。”

  吃,就是讲究吃之外的东西。

  想着,念着,却未必奉行。我们拴在高速运转的时代之轮上,惦记着生活最朴素的质地,却照旧身不由己向着奢靡狂奔。《舌尖上的中国》真正的主角,是逐渐消失的故乡和乡愁,以及渐行渐远的旧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