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史志】“星城”长沙的来历
2014-06-21 09:49:00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唐能] 字体:【

  “星城”长沙的来历

  □史志

  长沙早在春秋时期,就是楚国雄踞南方的战略要地之一。汉朝的刘邦立国之后,于公元前206年改临江为长沙,并设立汉朝的属国——长沙国。自此之后,长沙开始筑建城墙,并逐渐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关于长沙一名的由来,历来学者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四种说法。

  得名于星宿。这是流传最广,最为人接受的一种说法。长沙又称“星城”,得名于长沙星。源于我国自商、周以来逐渐形成的据以观测天象的二十八宿(星座)中,有一宿叫轸宿。根据古天文学的星宿定位,轸宿位于荆州上空。轸宿旁边有个附属于它的小星,名叫长沙星。因此,历史上就有这样一种说法,长沙是因长沙星得名的。如唐朝人张谓《长沙风土碑记》云:“天文长沙一星,在轸四星之侧。上为辰象,下为郡县。”所谓“下为郡县”,就是指的长沙城。《明史·天文志》也说:“长沙小星,下应长沙。”《长沙县志·拾遗》亦云:“长沙之名,……以轸旁有长沙星,正在其域分野,故云。”因长沙星得名一说,记载较多,影响也大,所以在一些文人撰文赋诗时,往往把长沙与长沙星联系在一起,称长沙为“星沙”。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一首赞美长沙风光景色的诗中,就把长沙称为“星沙”:“绕郭青山一座佳,登高满袖贮烟霞。星沙景物堪凝眺,偏地桑麻偏囿花。”在长沙府、县志中,以“星沙”称长沙的多处可见。时至今天,长沙人仍然有称长沙为星沙的。“星城”一说也由此得来。

  得名于万里沙祠。《十三州志》说:“汉有万里沙祠,而西至湘州,至东莱万里,故曰长沙”。唐代的杜佑在《通典》中的“秦为长沙郡”中云:“有万里沙祠,故曰长沙”。于是,以后各代地方志多引此说作为长沙得名之源,并加以阐发考释,认为长沙在古代有祭礼沙土之神的活动。

  得名于沙土之地。长沙的地质结构为石英砂岩、砂砾岩、粉砂岩及页岩等为基础,经长期的外力作用,底层崩塌的岩石经风化、流水的冲刷,使大量的沙石聚积地表。特别是湘江流域一带,至今枯水季节犹能见到大量的沙滩、沙洲等。尤其是沙粒长大:白如霜雪,长如米粒。故曰长沙。

  得名于沙洲(即橘子洲)。关于此水陆洲的出现年代,有不同的认识。据宋《太平寰宇记》:“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此州生”。但地质工作者在对长沙的地质结构做取样分析时,确认水陆洲为第四纪全新世时形成的一级阶地的典型地层,年代至少在一万年以上。1986年发掘的“长沙县南土乇遗址”与水陆洲的南头相去不远,位置就在低于水洲的河滩上,遗址年代距今700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