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湖南“普通话飞地”的烽火身世
2014-06-20 11:07:44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文热心 蒋剑平 戴勤] [责编:彭彭] 字体:【

  湖南“普通话飞地”的烽火身世

  ——城步长安营:“官有万兵,我有万山……屡战屡败,视死如归”

  

大寨,曾是长安营设立之前的中军帐驻扎地。通讯员 摄

  

阳忠政讲述古长安营的故事。

  本报记者 文热心 蒋剑平 戴勤

  听说城步长安营一带讲普通话。这在一个被汉语方言包围、苗语侗语为主的地域,实在令人吃惊。

  1. 果然普通话

  5月底,我们来到长安营镇大寨村,与阳忠政、阳开芳(村主任)父子交谈。他们是侗胞,与记者交流按他们的说法是“长安营话”。而在记者耳里,除了那种后鼻音“NG”元素外,其他如发音、读音、语调,与普通话中完全一致。最典型的是三句话:“您去哪儿?”“您吃饭了吗?”“您说什么?”

  只要对湖南地区语言有过琢磨的人,就会知道,“哪儿”在湖南地区一般是“哪里”;“吃饭”一般是“呷(qia)饭”,在湘西一带则是“吃(qi)饭”。“什么”则复杂了,在长沙、株洲、湘潭、邵阳地区是“么子”,在湘北是“么里”,在常德是“么得”,在自治州则是“么个”,在衡阳是“玛格”,在永州是“甚么”,而在罗霄山脉东麓是“咋个”,有点像四川话。

  而长安营话中则是规规矩矩的“哪儿”、“吃饭”、“什么”。正因为如此,长安营人与中国东南西北的人交流没有语言障碍。

  一个疑问是,在湖南省西南边陲一个弹丸之地为什么讲普通话?

  2.战争的硝烟

  这是一个历史遗产,严格地说是一场战争的遗产。

  长安营,城步的一个地名。如字面一样,这里曾是屯兵的场所,寄托着用兵者通过战争达到“长安”之意。这里发生的战争,其实是统治者降伏少数民族的战争,汉家天子的宋、明如此,少数民族为皇的元、清也如此。

  早在秦汉时期,侗、苗族先民骆越人与五强蛮人为避战乱南迁屯居于此。后经联姻繁衍,杂住的苗、侗、瑶、汉等多个民族,在这崇山峻岭之中,开荒垦地,建设着自己的家园。因为无法摆脱统治者的奴役与剥削,山民经常举行起义。起义、镇压,再起义、再镇压,硝烟就在这深山老林里反复弥漫。

  宋嘉佑三年(1058),武冈溪峒,也就是现在的城步、新宁、绥宁三县境的九十团峒苗、瑶同胞举行大起义。朝廷对苗、瑶的反抗能镇压的决不放过,镇压不了的便采取纳降或封官许愿的手段招抚。元至正十六年(1356),城步苗帅杨完者便受元廷调遣,率宝庆、武冈二路苗兵十余万人,远征江浙镇压张士诚的

  农民起义军。城步苗兵英勇善战却遭到元廷歧视。这样,一部苗兵索性倒向起义军,反戈一击。

  明清时期,这里先后发生了蒙能、李天保、李再万、吴光亥、蒲寅山、粟贤宇、杨清保等人率领的苗、瑶、侗、汉等族农民起义。由于长安营地理位置的天险,采取“官有万兵,我有万山;其来我去,其去我来”的战术,初为星星之火,旋成燎原之势,屡败屡战,视死如归。其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当属明景泰七年(1456年)4月李天保率领的起义,有义军40万众,战场遍及湘、桂、黔。明廷最后调集了四省粮草,七万兵力,数路进攻,鏖战5年,才将起义镇压下去。

  战争,是这里普通话“普及”的先导。

  3.一个大军营

  我们顺着阳忠政父子的指点,沿着通往南山的盘山公路,来到长安营村,不过这里现在属于南山镇管辖。

  在当年长安营的旧址上,记者看到了仍存的清游击将军署。在村民黄明科的带领下,我们登上遗存的营墙。虽然,它的周身长满了青苔、荒草,这些并不能完全遮掩它昔日的威势:

  一米来厚,全是方整的巨石块堆砌,高大约两米;沿着山脊蜿蜿蜒蜒向山下延伸,将村前的那条小溪圈在墙外,形成一条天然的护城河。今年60岁的黄明科告诉记者,当年营墙周长好几里路,墙里好几百亩大,有游击总署、同知府署,更多的是兵营。他指着一个土堆说,这里当年是炮台……

  他的话,我们也能从有关史料中得到证实,据《城步县志》中记载:筑城池一座,墙高丈余,围城二里八分(1400米),城墙上建炮台12座。城区有街巷8条,东、南、西面城门分别名为怀德门、雄粤门、威定门。城内设有守备署、游击将军署、千总署、军械局等十余所官司署机构,城外修有校场坪、跑马槽、点将台、演武厅等十多处军事设施。将原驻城步宝庆府理瑶同知府也移驻过来,分防城步、绥宁两县苗瑶,并置江头巡检司,分辖莫宜、蓬峒、栏牛三峒,俗称“宝庆二府”。

  清政府其所以设长安营,是因为清乾隆五年(1740年),这里又发生了粟贤宇、杨清保起义。清廷调了两湖、两广及贵州五省兵力共13000余人,分五路进攻,才得以镇压下去。如今长安营附近的一绝壁石崖上,还留有当时镇压义军的清军总兵、后长安营的第一任游击刘策名的诗句:“横枪纵马列山头,帅众英声一战体;宣布天威传万里,阵前还有老臣谋。”

  乾隆八年(1743年),为了一方长治久安,清廷在这里建设长安营城。

  4.进兵路线图

  那场战争不仅仅留下一座长安营,也不仅仅是普通话,还有很多很多。

  首先是留下一串地名。那些地名让我们揣摩出那场战争过程。现在长安营政府所在地叫岩寨,往城步县城方向去的地方叫老寨,往长安营遗址方向走有大寨。这其实是清兵一条进兵路线图:清兵从现在县城方向攻来,翻过“上三十里、下三十里”的乌鸡坳,在隔战场不远的地方扎寨,也就有了“老寨”之名;随着战事的进展,拔寨起行,在一个悬崖下扎下,寨因地形而得名——“岩寨”;再战又胜,便在一个进可攻、退可守,有水有粮、视线开阔地方设立大寨,中军帐也设在这里。

  接下来,他们攻下起义兵的最后一道防线——南山界,也就将营地搬到了现在的长安营地。这里,背靠大山,脚踏南山下那片开阔地,安全无虞。如果想前行,可直下通道、广西龙胜;往右,可抵绥宁、靖州;往左可出新宁、东安,掌控湘桂黔边区。

  再就是留下了长安堡、三才堡、长宁堡、大寨堡、横坡堡等18个堡。堡就是据点,里头设兵镇守。这里实行的是屯兵制,驻守的兵丁“战时为兵,闲时为民”。史载:这里“设立一十八堡,安置堡兵四百八十名,每卒给田八、九亩……以均且耕且守之计”。

  5.尽是美人胚

  因为屯兵,这里也就热闹起来。

  驻守长安营的文武官员和兵丁大多来自京、鄂、湘、桂、川等地。他们先到县城,然而沿着镇压农民起义而开辟的140多里的营道,从县城儒林镇来到长安营。镇守,也得居家过日子,自然也会生儿育女。

  据清道光版《城步县志》记载:极盛之时长安营的常居人口达6000余人,加上流动人口达万余人。城内有主街道8条,大小寺庙10座,“人群络绎,香客不绝”,一个闭塞荒凉之地,一时成为湘西南的繁华重镇之一。营道成了长安营的生命线。一时古营道上兵车辚辚,战马啸啸;南北商贾,布囊沉重,行色匆匆……

  古道上,更有一道风景,那就是古道上的蓬头污面的流囚,这里也是充军和流放的地方。清廷流放之地,看来并不仅仅是宁古塔、新疆伊犁、云南大理。甚至有传说,乾隆帝曾将在皇宫中犯错的几百宫女全流放过来。这些女性在这里嫁人生子,将漂亮的基因留在这方,因此长安营尽出美人胚。据乡人大主席团杨主席说,他们曾评选过“十大风情小姐”,结果七八个“出口”了。

  屯兵、官员和犯事的宫女、满族宗亲,自然北京话在“二里八分”的范围内流行开来。

  长安营的落寞,始于鸦片战争。清王朝江河日下,对外患都是勉强应付,对长安营的管治也就日趋松弛。宣统二年,长安营被迫裁撤,刀枪均填埋于洞中,官兵能回籍的返回原籍,不能回籍的落籍城步。延续170年的长安营也就脱离“军籍”,成为这方百姓生活、繁衍之地。长安营最后一任游击关常兴即落籍城步,现其谪系子孙仍居城步。作为长安营另一个遗存就是城步苗族自治县在上次人口普查时,还有121位满族同胞。

  不过,现在的长安营又是热点。这里有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大寨,南山的风光,独特的民俗,自是旅游的理想目的地;而独特的气候环境,又是反季蔬菜种植极佳地。